摘要:人工智能是大数据信息采集的基础,在抗议危机期间,数字化平台发挥了社会高效治理的优势,人工智能终端设备则推动着万物互联和跨区域在线治理的发展。本文围绕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的特征和作用,来探讨人工智能在这次疫情期间出现的爆发式增长。旨在为新冠疫情期间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抗疫危机;爆发式增长;智能终端
引言: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浙江杭州政府率先应用数字化管理及人工智能开启新冠疫情的联防联控。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下,疫情期间浙江省政府在原有的数字政务基础上实现了系统化的无纸办公,轻松完成业务办理。从3月5日开始,全国200余座城市应用健康码实施健康信息申报及管理,借助大数据信息资源和数字化管理的手段进行新冠肺炎的联防联控。人工智能则承担了疫情期间数据终端采集的任务。数字化的社会治理方式在2020年促使得人工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终端设备高、安全、低延时、海量、联网的信息采集方式为社会数字化治理提供了详实的信息来源。这种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对于企业而言带来的哪些挑战和机遇呢?智能终端新一轮的增长对其发展前景有何影响呢?基于此,本文来探讨人工智能在抗议危机期间引来的爆发式增长。
一、人工智能概述
(一)定义
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具有与人类智能相似的反应和方式。
(二)人工智能应用的特征
人工智能的应用具有5个显著的特征。第一,人工智能的应用具有信息资源高度优化配置的特征。第二,人工只能怪呢的应用具有产业的特地、人力资源、货币资本等向智力资本转化的过程,且智力资本占据市场价值链的顶端。第三,人工智能的应用具有社会治理数字化的特征和资源传导的特征。第四,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多元化新型科学技术参与数数字化平台参与应用的特征。第五,人工智能的应用具有前期高投资、中长期综合成本低的管理特点。
(三)人工智能应用的作用
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应用的作用不同,且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在各自的领域具有主导性地位。视觉系统在图像识别领域具有识别精准、成像清晰等优势,目前在图像识别领域独占鳌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其翻译系统、人机对话系统中具有高效精准翻译的作用。语音识别技术具有听取和处理不同语音的作用,在语音识别上能够根据人的声调变化、背景差异、重音差异等作出识别处理。
二、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契机
(一)5G时代的到来
2019年9月1日,5G网络在中国正式进入商用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了5G时代。5G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智能手机终端设备的研发。我国的华为、小米、中兴等手机企业相继发布5G手机,手机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再次得到升级。5G手机进入市场标志着手机智能终端的硬件得到升级。在5G手机问世后,市场上各相关企业又相继推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夹带、智能汽车等,将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推入市场。5G硬件设备的升级与研发都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建立而产生的(如下图1)。高速的5G通信网络为人工智能在抗疫危机企业爆发式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使得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终端设备应用与抗疫防疫工作或者能够,通过互联网连通所有终端设备,构建起一套智能信息网络管理体系。
.png)
图1 5G硬件设备的升级与研发
(二)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医院中应用机器人引导患者,解决了医生护生紧缺的问题。这种机器人是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机器人。医院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智能机器人,如送餐及其人、清洁消毒及其人等。机器视觉机器人的应用减少了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接触,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接触性感染的发生。此外,机器视觉技术还与热成像系统联合,广泛应用于车站、机场等公共环境人员信息采集及体温的测量。检测系统能够通过生成的图像判定检测者的体温。将智能摄像系统与身份证信息采集系统相关联,就可实现对于通勤人员信息的综合管理。摄像系统检测到核心体温升高时,证明通勤人员存在高热症状。
(三)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启动
2020年2月19日,国务院针对疫情发展情况提出联防联控机制,这是我国在抗疫危机期间首次决定采用数字化社会治理的方式。早在2015年,我国就正式启动了数字化战略,并鼓励各行各业积极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开展业务工作及实施管理。为了适应数字化管理,浙江省率先开展数字政务,积极建设和不断完善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在疫情期间,不少企业复工复产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员信息的追踪管理问题,正是这种动态化信息管理的需求促进了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在复工后均不同程度应用人工智能设备管理人员信息。凡是返岗就业的人员必须接受健康监测及追踪化管理,如杭州上城区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来推广健康码,人工智能电话服务向企业员工询问健康码的申请及使用情况。再如北京市医院引入“影像人工智能肺炎辅诊系统,”应用人工智能+CT影像检查患者,检查数据通过大数据与联防防控系统相连,方便统计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广东急速布局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基建”,粤商通“智慧复工”专区开通,已上线首批数字技术产品,汇聚了腾讯、云从科技、佳都新太、商汤科技、科大讯飞、优必选等179家企业、254项产品,覆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积极满足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迫切需要。如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光启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头盔N901已经投入应用。工作人员戴上头盔开启扫描,2分钟可检测上百人,发热人员检出率达100%。在湖北、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十余个省市的100余家医院和隔离点,普渡科技生产的智能送餐机器人在病房来回穿梭,以免接触形式在隔离观察区送餐、送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我增加了这一段,你们审审看,有没有问题?]这说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终端设备及管理系统的市场需求再次扩大,即在疫情爆发期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抗疫危机期间引来的爆发式增长并非偶尔,而是我国连续5年数字化战略及数字化治理之下数字服务建设的必然结果。国家数字化战略的决策给了我国数字化治疗明确的方向。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治理依靠的是云数据、云管理技术等,云管理依靠的就是智能终端设备的高效化信息采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成像系统精准、高效的图像识别及智能传感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新冠肺炎联防联控的信息采集及管理效率,促进了疫情防疫期间动态化的数字社会治疗方式。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政府,这种动态化的方式是在线办公和开展业务的基础,是联合防疫的必要手段,更是数字化社会治疗的必然需求。由此可见,抗疫危机期间人工智能的市场需求上升属于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何立民.5G+IPv6成就物联网应用大时代[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04):3.
[2].以人工智能赋能“万物互联”[J].西部大开发,2019(07):9.
[3]综合中国科技网、IT之家等相关报道.人工智能在抗疫危机中迎来爆发式增长[J].今日科技,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