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生垃圾处理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分类回收、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化学/生化处理,在处理方法的选择上,应按照本地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或者采用综合处理方法,取得比较理想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生活垃圾 处理工艺 分析比选
1、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概述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是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法,将生活垃圾在生态循环的环境中加以迅速、有效、无害的分解处理之,以达到“减量化”、“稳定化”、“卫生化”、“资源回收化”的目的。目前,最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5种,即分类回收、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和化学/生化处理,在处理方法的选择上,应按照本地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或者采用综合处理方法,取得比较理想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2、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介绍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这三项原则既保证生活垃圾处理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又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得。
2.1分类回收
分类回收是指从垃圾中回收可以利用的物料加以利用,例如废纸、金属、玻璃、塑料和橡胶等。现在已采用机械分选法,如风力、重力、浮力、离心力、磁力、光学及震动筛分等法。
对已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可以从垃圾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即实现垃圾的资源化。目前最广泛采用的垃圾分选方法是从传送带上进行手选,然而这种方法效率低,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并不适合推广利用。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应该从城市垃圾产生源开始,因此我国要实现垃圾分选处理的基础条件就是提高人民素质,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2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法是寻找一块空置的土地,将垃圾置于防渗透层之上压实后覆土填埋,利用生物化学原理在自然条件下使天然有机物分解,对分解产生的渗滤液和沼气(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处理。这种方法目前在世界上采用得最多。
垃圾卫生填埋的优点为:最初投资低,适用性强,可接纳各种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能力大;建设投资除征地费不好确定外,一般而言,生产性投资较少,运行费用低,不受垃圾成份变化的影响,如有适当的土地可以利用,垃圾填埋处理是一种最为经济的城市垃圾处理方式。
卫生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厂址选择较为困难,最好利用地价较低的沟谷荒坡,筑坝拦截,封场后还可复耕、还林。
卫生填埋另一个难题是渗滤液的处理。生活垃圾经雨水浸泡渗出的黑液为高浓度有害液体,BOD5浓度较高,其污染度是粪便的3~5倍,一旦渗漏,对地下水、土质和大气易造成污染。
此种方法比较简单、成熟、投资稍低,是目前用得较多的垃圾处理方法。它适用于卫生填埋场地资源丰富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2.3堆肥
堆肥处理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好氧或厌氧),借助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将垃圾中的天然有机物分解、腐熟,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土。这种方法对以厨余等类成份为主的垃圾有较大的作用,但原生生活垃圾中无机物和难以生化降解的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的有机物还有较大的数量,必须分拣后才可以采用堆肥法。
城市垃圾堆肥化作为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运行中受到非技术的经济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
1) 我国城市混合收集的垃圾杂质含量高,为保证产品质量采用复杂的分离过程,导致产品成本过高。
2) 一般堆肥场的粗堆肥产品只能作为土壤改良剂,销路取决于堆肥场所在地区土壤条件的适宜性。
3) 堆肥场产品的经济服务半径一般较小,同时肥效较差,因此堆肥产品通常只能就近销售;而利用其制造的复合肥,也在与一般化肥和复合肥的竞争中不占优势。
4) 堆肥产品销售有其季节性,而垃圾堆肥处理则是连续性的,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的这种“时间差”,将使垃圾堆肥厂的运行带来困难。
5) 堆肥产品很难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不能保证彻底杀灭病菌以避免二次污染,同时,难以克服重金属成分的迁移问题。
在城市居民环保意识不高、垃圾分类收集尚未有效执行的我国,一些中小城市可能比较适用堆肥方式处理垃圾,但堆肥处理技术不能盲目到处推广。
2.4焚烧
此法就是将垃圾焚烧。其减容效果最好(一般减容90%,减重70%以上),又能使腐败性有机物和难以降解而造成公害的有机物燃烧成为无机物和二氧化碳,而病原性生物在高温下死灭殆尽,使垃圾变成稳定的、无害的灰渣类物质。
但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时,首先要垃圾热值达到一定的水平,否则须添加辅助燃料方可维持稳定燃烧,因此,处理垃圾的费用较高,不经济。当垃圾热值较高时,有可能不加辅助燃料,使垃圾在高温下燃烧。焚烧后配置余热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售电以补助运行费用。
垃圾焚烧是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径之一。焚烧技术的主要特点:
1) 无害化彻底:高温燃烧可使垃圾中有害物得到完全分解;完善可靠的烟气净化系统可以将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处理到环保部门要求的范围内。
2) 减容、减量效果好:使垃圾体积减少80~90%;重量减少70%以上。
3) 有利于资源再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发电或供热。
4) 焚烧技术比较成熟,焚烧过程采用DCS控制,可保证燃烧过程处于最佳工况,所以二次污染小。
5) 综合效果好:由于污染低、占地面积小,可靠近城市建厂,既节约用地、又减少运输成本,选址相对容易。
因此,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地区,焚烧处理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发展。
2.5化学/生物化学处理法
这种方法首先要将城市垃圾进行分拣,即将纤维素类有机物与其他物质分拣。该法为传统纤维素酸催化水解的改进技术,因为垃圾的有机物中,除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化学合成物质外,厨余、竹叶、纸张、布类等均属于纤维素物质。纤维素用硫酸催化水解(并加氢)后可以生产糠醛、甲酸、乙酰丙酸等化工产品。传统法要求纤维素物质较纯,改进工艺可用于城市垃圾。此工艺要求垃圾中含纤维素类物质的含量≥50%,才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化学/生物化学处理法的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而且合理,这是其一大优点,因而垃圾处理费用较低。但是这类方法是在90年代才开始工业化或完成车间试验的,尚未在处理城市垃圾方面有丰富的运行经验,而且需要将垃圾进行分拣。
2.6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选择
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原则是: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最小、土地占用少、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投入产出比最佳,能适应生活垃圾的特性,完全满足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标准要求。
表1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对照表
.png)
3、结论
完善垃圾处理厂技术工艺,选择合理可靠的技术设备,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