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泵节能改造优化实践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期   作者:赖奕周1 杨宝洲2
[导读]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泵能耗过大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问题

         摘 要: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泵能耗过大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分析实际的生产情况,对水泵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改造,从而使水泵在生产活动当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在文章当中作者将结合具体实例,运用相关技术知识,对水泵节能改造优化实践工作进行详细的论述分析。[1]
         关键词:水泵;节能改造;设计;实践措施
引 言
         节能降耗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在当今节能降排被列入基本国策的大背景下,泵类装置的节能自然成为节能工作的重点,为企业连续生产节约了可观的成本,传统水泵基于一种或多种原因,不能节能高效的运转,不仅给水泵用户直接造成了打量的经济损失,同样的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1]
一、公司的现状
1.1水泵系统已配备变频器,变频后,水泵流量及出口压力均降低,可以部分满足生产的调节需求,部分水泵在调频改造之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泵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水泵效率低下一方面跟水泵本身的水力性能有关;另外一方面和水泵与系统匹配有关,水泵偏离设计工况运行,偏离高效区,使其实际运行效率低于出厂额定效率,处于非经济运行状态。
1.2当前运行的水泵系统的管网特性与泵本身的性能不相匹配,在流体输送过程中存在闭阀调节阻力,由此将增加了流体输送过程中的无效能耗,并传递至水泵使其能量的利用效率不高。
二、项目改造实施方案
2.1全系统优化诊断
         根据对现场流量、电流、压力等主要性能参数的检测和评估,同时参考系统的原始数据、管网情况,经科学严格的评估:
(1)部分水泵系统已配备变频器,变频后,水泵流量及出口压力均降低,可以部分满足生产的调节需求,部分水泵系统存在调频之后运行频率太低等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泵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水泵效率低下一方面跟水泵本身的水力性能有关;另外一方面和水泵与系统匹配有关,水泵偏离设计工况运行,偏离高效区,使其实际运行效率低于出厂额定效率,处于非经济运行状态;
(2)当前运行的水泵系统的管网特性与泵本身的性能不相匹配,在流体输送过程中存在闭阀调节阻力,由此将增加了流体输送过程中的无效能耗,并传递至水泵使其能量的利用效率不高。
2.2多工况非常规设计
节能技改方案与设计指标
①根据技术交流,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设备参数,确定系统运行状态。
②根据对系统流量,压力,阻抗等反复测定和模拟计算。
③分析的系统存在的不利因素。
④泵进、出口阀门以及管路进行更换和优化
⑤浊循环冷水池、净循环冷水池水泵单台流量增加到500 m3/h;二期循环水冷水池单台流量增加至800 m3/h;浊循环热水池、净循环热水池、循环水热水池单台流量增加至600 m3/h;节电效益按单吨水能耗计算。
⑥改造后的水泵系统流量、扬程等关健工况指标不低于现有工况,对部分使用变频器的水泵系统进行调整,使水泵的运行频率调整到40Hz以上,单吨水能耗降低。
技改指标    设备编号    技改前单吨功率(kW)    技改后单吨功率(kW)    技改前预估流量(m3/h)    技改后预计流量(m3/h)

三、高效泵节能技术对比
1:宽高效泵最高效率比原型泵提高7%;
2:在最高效率点两侧,效率整体提高8%-12%;
3:高效区域增宽了140%以上,在很大范围内可以实现高效运行(80%以上效率为高效区)如图三所示。

水泵的扬程是指水泵能够扬水的高度。是泵的重要工作性能参数,又称压头。可表示为流体的压力能头、动能头和位能头的增加,即  H=(p2-p1)/ρg+(v22-v12)/2g+z2-z1 
式中 H——扬程,m; 
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力,Pa; 
v1,v2——流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m/s; 
z1,z2——进出口高度,m;
四、水泵节能改造项目设计方案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4.1管道连接合并
         设计缺陷:原设计的净循环冷水池21#和24#水泵单台流量从374m3/h增加到500 m3/h,想用一台泵代替改造前的两台泵供水,但由于管道太小,泵的功率偏大,无法实现一台泵供水,且产生气蚀,管道和水泵出现异响。
         解决方案:针对现场原有管道太小又不能改管的限制因素,把原有21#和22#两条供水管连接起来,由原有的两台水泵供水改为一台水泵供水。
4.2新增加备用真空泵和电池阀
         设计缺陷:如真空泵故障时,且自吸泵断水后,自吸泵将无法抽水上冷却循环水塔,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解决方案:新增加备用真空泵以及加装真空泵电池阀,如真空泵故障时可以开启备用真空泵,且真空泵水箱增加回水管,可以让多余的水回到水池,达到循环利用。
4.3远程控制改造和数据采集传送
         设计缺陷:改造后是现场操作启动水泵,不能由值班人员在操作室中远程控制,且无法知道水泵的运行状况。
         解决方案:对泵的运行和启动方式进行远程调试,增加plc程序运行步骤和了解设定各项参数值,从而让泵在短时间内能快速启动上水,减少人为现场操作,增加数据采集传送。
五、水泵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效果
5.1  公司此次拟节能改造的常用泵共计11台,其中无密封自吸泵6台,经改造后拟技改无密封自吸泵水泵系统综合节电率在30%以上,其余水泵系统综合节电率在20%以上,按每年运行时间不少于7920小时计算,每年综合节省用电约125万kWh,每年可节省标煤约43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07吨,每年节省电费约70万元。
5.2使得水泵不产生气蚀,流量变大,减少气蚀对水泵的腐蚀破坏,减少人为去调控阀门的大小,减少一台90kw水泵供水,年节约用电25.9万度,节约金额14.5万元,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5.3泵盖的设计。为最大限度利用原结构空间,满足新增的功能要求,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带增压级给水泵,需要解决增压级叶轮的安装、出水位置及高压端密封与平衡等许多问题,给现场技术人员带来很大的考验。本次改造无法在泵筒体上设计增压级出口,为保证减温水与主给水分离,只能在大端盖上考虑增压级出口,同时还要考虑大端盖开出减温水出口后的强度问题。[3]
5.4远程控制改造和数据采集传送,在切换水泵的过程中可以由值班人员在操作室中远程控制。启动方式由单一的本地启动变成本地加远程双启动方式,更加灵活运用,降低工作量,提升效率。新增加数据采集传送,可以清楚地了解电机电压和电流,循环水的压力、功率因数等数据,可以反映出水泵的运行是否正常。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发展都应以节约能源、最大程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而在水泵运行中,其进行水泵节能改造效果非常理想,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可以大大提升水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降低运行故障率,经济效益显著,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2]

参考文献
[1]给水泵节能改造优化实践[J].车沛华.全敏.黄敏聪.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
[2]探讨应用变频器进行水泵节能改造[J].陈明斌.科技与创新.2016.(05)
[3]给水泵节能改造优化实践[J].姚大林.杨振国.师东生.潘富婷.尹金亮.李颖杰.节能.201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