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化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 王燕燕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燕燕
[导读] 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3
        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的特点使其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特征为中小企业扬长避短创造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众多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开辟了联合共生的新途径。
        关键词:集群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互动机制、研究
        一、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含义与技术创新特征
        (一)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特征
        (1)集群内企业因在地理空间聚集而产生的互惠共生性
        在产业集群内,有大量的聚集在狭窄地理空间的前向、后向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技术创新的成本,形成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高度的社会分工合作使每一道工序成本降至最低,相互配套使产业链体系趋于完整,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
        (2)集群内企业间合作竞争的协同性
        企业的在空间集中,使产业集群内集中了大量有密切联系的企业,提高了竞争强度,同行竞争更趋激烈;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单个企业不可能在生产的每一阶段都达到最优,相对于集群外的企业,与产业集群内彼此了解的企业合作的空间比较大。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具有协同性,它促成了企业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参与合作企业可以把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结果是提高了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产业集群本身的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是它的创新效应,其促进技术创新的实现机制是集群内企业间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为技术创新提供压力与动力,面对破产的压力和创新利润的诱惑,集群内企业创新的动力很强。同时,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为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实现形式。在集群内,企业间信任度高,地理位置近,集群内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间协作创新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4)产业集群的外部性
        产业集群的外部性包括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产业集群除了具有一般的经济区域存在的运输与通信等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熟练劳动力的供给等因素产生的正的外部性之外,还具有创新的外部性、市场的外部性、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等方面的正外部性。
        (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
        (1)技术含量较高
        中小企业技术含量较高,且大多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开发自有产品为主的企业。产品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高投入、高成长、高风险、高回报
        中小企业的高新技术特征决定了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成长、高风险、高回报。兴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是传统企业的几十倍,但因基本不受传统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成长速度在10年内可扩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高新技术企业固有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等使其成活率只有5%~20%,但成功的企业会带来极高的回报率。
        (3)创新是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
        中小企业创业者或经营者大都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员,他们把知识创新转化为技术创新,进而通过中小企业这一载体实施产业创新。
        (4)核心技术缺乏,高科技人才短缺中小企业因其规模的限制,在企业研究与开发上投入不足,高科技人才的短缺使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二、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互动机制分析
        (一)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广泛的支持网络
        1.公共服务
        产业集群,中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使集群内企业共同利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资源,共享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的公共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花费的固定成本。
        2.创新源
        技术创新依赖基础科学知识的发源地,如大学、国家实验室和其他研发机构。产业集群尤其是处于中心城市、大城市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因在地理上与科研机构临近,使科学知识能及时传播,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基础性知识,大学与研究机构成了知识与技术的源头。
        3.融资便利
        中小企业集聚成群后,可以克服单个企业的融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的信贷收益,降低银行的信贷成本和信贷风险,增加中小企业获取抵押担保贷款的可能;由于集群内企业互相了解、信任,加上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固定的社会网络存在,企业之间相互筹措技术创新资金比较容易,可以促进民间融资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出于发展本地经济需要,会对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二)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氛围和动力
        1.地理位置的接近易于形成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氛围
        产业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而便于现场参观,面对面地交流,使中小企业能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变化,有利于企业按照对市场和技术方向的把握进行技术创新。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不断学习和创新,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内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2.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动力
        产业集群中狭窄地理范围内聚集的关联企业进行着同类或相似产品的生产,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中小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获取竞争优势。迫于生存压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更具有实施技术创新的动力。
        (三)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提供进行现代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
        现代技术创新的实现已经从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线性范式”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技术创新的“网络范式”要求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产业集群作为企业协同合作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创新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相互独立性,使得产业集群在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中保持了单个企业所固有的灵活性;各企业间的各种相互联系的密切关系,又使得产业集群在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中,能够在整个集群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获取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群作为介于市场和科层两种组织之间创新经济组织,具有比市场组织稳定、比科层组织灵活的优势,从而使企业之间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
        (四)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
        现代技术创新越来越复杂,技术创新的成本及风险不断增加,产业集群所具有的技术创新特征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集群内企业在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的深度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规模可以较小,技术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就可以较小;专业化分工使得集群内企业可以专精于技术链中的某一环节,每个企业所需负担的技术创新投资成本得以降低;集群内企业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临近优势和所从事产业高度相关性,以及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有利于企业间通过合作进行协同技术创新和通过技术外溢效应进行模仿技术创新,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
        结束语:众多产业集群的衰落说明,产业集群内也可能出现集体创新动力缺失,只有产业集群和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实现良性互动时,才能使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尽可能延长。
        参考文献:
        [1]王秋红.集群环境中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经贸实践,2017(03):137.
        [2]董蓓蓓.浅析西安高新技术园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选择[J].价值工程,2017,36(04):36-37.
        [3]马怀柯.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江苏省中小企业经验数据[J].当代经济,2016(25):24-25.
        [4]马毅,左小明,李迟芳.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集群互助担保融资研究——基于集群创新网络与融资创新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03):49-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