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浅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辛征
[导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则国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未来就是孩子眼中的梦想与远方。
        【内容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一个新话题。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因为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严重缺失了父爱母爱的关注与呵护,非常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做出一些极端出格的事情或者走上犯罪道路,更为痛心的就是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非正常伤害和死亡……留守儿童,也因此成了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的伤疤。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安全教育;
        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除了对他们(单亲、残疾、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我们还进行了关于《提高四年级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等专题研究,我们找到了解决的一些有效举措,主要如下:
        一、成立机构,摸底建档,明确每一个关爱对象
        1.建档立卡。每个学年初,利用新生建档的机会,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定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2.建立制度。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心理疏导制度等,以便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动态。3.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行重点结对帮扶办法,每月到结对留守儿童家庭中了解情况,辅导学习,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做好入户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加大治理辍学工作力度,坚持依法控辍,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配合政府、村委做好“三残”、失学、缓学、辍学等儿童的劝学返学及“送教上门”工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
        1.运动健康,开展大课间活动。“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也就没有了生命,缺少运动的生命是短暂的!为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综合素质。在我校,除了上体育课、早操、眼保健操,还有一个为时30分钟的快乐大课间活动。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采用集中特色操和分年级分班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大课间活动促进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2.个性张扬,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本着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原则,学校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愿报名,要求全员参与,教师全程管理。每周星期三下午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乡村少年宫活动,是孩子们最欢悦的时刻,他们或学十字绣,或打球,或跳竹竿舞……活动中既展示出孩子们天真可爱、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让每个学员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艺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挥。
        3.体验岗位,开展德育系列活动。我们结合自身实际,以丰富多彩的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立足于课堂,延伸至课余校外。如:“养成良好行为规范”、“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孝文化教育”、“禁毒活动”、“感恩教育”、“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等。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尤其关注留守儿童,要求并更多地辅导他们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巧妙激发他们内心潜在的积极需求,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团体意识。
        4.动手实践,开展美食文化节活动。每年的12月中旬,是孩子们最期盼的美食文化节活动。活动中,有赏心悦目的宣传海报,有别具一格的“水果拼盘”有美味可口的“特色菜肴”……美食文化节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每个孩子都为自我的“手艺”感到振奋,留守儿童不再自卑,他们也真正意识到集体与自己息息相关,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强化。同时,活动使留守学生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懂得珍惜粮食,学会感恩父母。
        三、开设心理教育课,抚慰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为了让留守儿童热爱学校生活,集中精力专注于学习,我们将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均衡编组,让他们在课堂中,小组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时,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搭建三个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爱心电话、暖心短信免费用。我们要求老师,不以“告状式”进行沟通,要尽可能多地肯定孩子优点,多鼓励孩子与家人沟通,免除家长的担忧,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指导。让家长开通“校讯通”信息平台,当孩子表现好时,及时发短信告知家长,并要求家长在孩子得到表扬的当天,打电话与孩子进行交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2.视频通话、语音聊天定期开。建立QQ、微信群,通过家长QQ群,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家长都可以接收到来自老师的各种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对个别留守儿童,老师还与家长约定,利用信息课、课间、放学后等一些零碎时间,让孩子与家长进行视频通话、语音聊天等,这种激励与鼓励,带给孩子的教育力量也是很强大的。
        五、争取社会关爱和多方支持,让留守儿童享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为了让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灵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社会主义的阳光雨露,从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品德。学校高度重视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民营企业家等协调配合,积极争取他们的关心与支持,营造一个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则国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未来就是孩子眼中的梦想与远方。让我们从“心”开始,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创同一片蓝天下灿烂的阳光生活,让每朵花都散发芬芳,让山村的明天更美好吧!
       
        【参考文献】:
[1]吴思娜。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龙门书局,2007-04。
[2]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01)。
[3]熊亚。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农村教育,2007(01)。
[4]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