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有数学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领域都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小学数学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阶段,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围绕如何融合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现在信息技术;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随着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小学各个学科的重点教学任务。小学数学老师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同样,也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之一,对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思维。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应用中的优势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出现与发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让生活和学习更加方便快捷。例如,自新冠病毒出现以来,学生们居家学习,就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的。小学数学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多媒体教学已在数学教授中得以运用。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开阔了学生的认知与视野。利用行之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呆板的教学课堂变得趣味无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PPT为学生展示几何图形,如梯形,老师可以事先搜集整理一些大自然的图片,自然环境中梯田图片,生动而直观。将画好的梯形线条组合进行分解,利用特效线条一个一个的出现,最终在画面中显现所要的梯形,梯形的形状与特征一一呈现。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生活中还有那些图形呈现的是梯形图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信息技术让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和多样。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大家来找茬的小组合作活动。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数学相关的动画小视频,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准确找出错误并改正。看哪个小组看得最准、改得最快,并设置相应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信息技术使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数学本来就是一个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实用学科,尤其是数字的运用。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就是一个让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数学减法运算教学中,设置一个生活场景,可以是书店,也可以是超市,随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兴趣为出发点进行选择。分别扮演顾客和店员的角色,感受数学运算的实际运用。
比如在书店,某本特价书10元,顾客交付20元整,需要给顾客找零多少?这样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减法运算,还可以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小学生在生活中的生活能力,同时,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第一、设计寓教于乐的教学内容
玩耍、贪玩是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而且是与生俱来的,数学教学是有任务和要求的,不能等同于玩。我们只有设计出寓教于乐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小学生们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两者兼而得之,这个过程一定要拼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备课时,深入挖掘知识,借助有趣的方式运用多媒体巧妙导入,引入孩子们所要探究的数学知识。孩子们在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驱使下,自主获取隐藏其中的数学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一家四口,分别是爸爸、妈妈、哥哥和弟弟。爸爸把两个甜瓜均分成四块,每人一块,可是弟弟不高兴了,非要两块不可,聪明的哥哥就把半个甜瓜又平均分成了两块儿,弟弟拿着被重新分成了两块的那一份儿,心满意足。提问:这其中包含着哪些数学知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家四口分甜瓜,学生充当演员,不仅贴近生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心。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设置情境,将小学数学概念生活化。数学公式都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数学在大自然和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小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学中一定要选取有趣味性,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密切关联的题材,利用物联网多媒体方式将小学数学教学构建在生产和生活的场景中,引导孩子们探究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趣味,通过观察、讨论和感受数学概念,从而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实际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教学除法,设计一个动画视频:熊大和熊二到光头强家做客,光头强拿出四个鸡腿,光头强给了熊大三个,熊二一个。提问:学生们观察熊二是会出现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呢?应该怎样分合理?引出对除法教学的公式。
第三、在教学中互动、交流、分享,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与分享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快速方法。在互动、分享、交流环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也是参与者,更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挖掘者,与学生融为一体,乐在其中。如图形方面的教学,可借助“云互动”平台,利用孩子们手中的平板电脑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效果更佳。比如教学求圆柱、圆锥的体积等内容,教师可让学生们在平板电脑上观看教师已经绘出的相关图形,然后进行识别和讨论,之后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推导相关公式。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惠珍.试论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7(04).
[2]何永强.基于核心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J];信息记录材料,2018(03).
[3]王小英.利用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00(0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