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本文阐述了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中一些弊端,分析了家庭教育的不利影响,最终阐明父母榜样教育在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善当前家庭的教育问题,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关键字:父母榜样;儿童;早期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想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文化的人才。首先父母应该做好榜样,只有自己说话做事表里如一才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孩子。假如父母言行不一,那孩子在小时候就会形成错误的观念。在关键时期形成的观念日后很难改变。这样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见,父母的榜样力量很强大。
一、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现状
1.父母不重视榜样教育的观念
很多父母觉得身为家长就是权威,需要孩子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只要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就会训斥或者体罚儿童。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听话,还容易让孩子起到逆反心理。有数据显示,儿童在成长以后会模仿父母在的行为,会在长大后表现出和父母一样的方式方法。有的儿童则一味地顺从,在和朋友和老师的接触中也很难形成自己的主见。依赖他人,以别人为中心。可见父母早期的榜样力量很强大。“严是爱,宽是害”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一方面很容易促使孩子性格缺陷,形成一些情感缺失和创伤。另一方面也无法在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内在的性格,比如自控力。当孩子长大,离开父母的控制,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这就是之前表现很乖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开始自己生活的时候开始放纵自己,沉迷游戏恋爱等行为。
2.父母没有榜样教育的能力
很多“80后”父母。他们经常忙着社交,忙着工作。甚至有些父母因为社会和工作的压力,即使在有限的时间里也会沉迷手机,而对孩子的渴望关爱的需求不管不顾。甚至让儿童和自己一起看电视,玩手机。专家表示,应警惕儿童家庭教育中的“隐性失陪”现象。这样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很容易沉迷游戏、手机。甚至因为感情缺失表现出感情淡漠。有的家长表示,他每天要让自己的儿子玩Pad,原因是为自己太累了,情绪不佳,没有精力陪伴孩子。殊不知无形之中给孩子形成了反面作用。
3.父母缺失正确的榜样教育知识
大部分家长没有正确的育儿理念,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不懂。盲目的教育孩子,甚至表现出权威性。不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的需求,以自己为中心。部分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经常打压、讽刺孩子。这样不仅起不到榜样示范作用。还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满足。只能根据父母的言行采用逃避、极端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内心。父母的榜样示范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是非常关键的作用。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的前提,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
二、父母榜样在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父母只有认识自身的做法对孩子的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要根据孩子自身特点,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其中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是最重要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态度和方法是否科学往往决定了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可见,父母的榜样示范在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父母榜样教育有利于儿童关键期的发展
孩子在早期语言和观念还没有形成,对于父母的语言不能够全部理解。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和行为教养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在儿童早期有一个“教育最佳期”。错过这个重要时期。再想培养孩子的能力、性格会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无法再达到相应的效果。即使以后的教育再好,孩子的智力、能力也不能按照正常水平发挥。
所以,父母的榜样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占据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行为和示范作用能够决定孩子未来智力、行为、性格。因此父母之间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文化素质、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的早期发展必不可少。孩子的智力多元化的。父母在生活中的方法面面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2.父母的榜样教育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培养
正如陶行知所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所以教育孩子的过程,也能教育自己。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到你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据专家表示,孩子的言行通常反应的是父母的言行。孩子就像父母的镜子。父母品德高尚,孩子也会有道德有理想。父母暴力烦躁,孩子也会暴力狂躁。所以,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的人格培养非常关键。
三、父母如何发挥榜样作用的对策分析
1.父母不断学习,培养正确育儿理念
父母想要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应该有意识的学习一些教育学或者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了培养孩子的优良性格,家长在繁忙之余应该具备专业的育儿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假如在早期教育中缺失正确的理论。就会造成日后面对无穷的问题。自然也无法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教育不仅仅是需要忙的关心和管束。应该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不能在人云亦云地听取长辈的所谓的育儿观点。家长不能以因材施教为借口,不学习专业知识。例如:父母如果了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父母就会明白除了给孩子吃饱穿暖,还要关注孩子其他的需要。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孩子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保证了孩子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才不会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懂得这个道理以后父母才会去真正陪伴孩子
2.父母以身作则,创建良好家庭氛围
父母的示范作用,应该从培养自身的情趣修养开始,父母自身的情趣修养会对孩子产生极大地影响。因此,我会通过家长会,或是家长微信群等交流平台,让我们的家长平时要在孩子的面前以身作则,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路上和邻居相遇时的微笑,亲朋好友有难时的热情帮助,平时与他人相处时的热情亲切,见到长辈时的问好,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自觉将地上的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等等。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到上面的同时,自己的孩子自然会潜移默化,跟着自己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也会自然做好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其次常常鼓励我们家长要营造平等互助的家庭气氛,让孩子与人相处时懂得互尊互爱、尊老爱幼,允许并鼓励孩子邀请同学来家中,多带孩子到朋友家做客,让孩子学习待人接物的方法,不要把家务活死板分工,让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精神,家人之间平等协商、互相尊重理解、控制情绪、懂得赞美等等,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品格发展。
3.父母共同参与,建立温馨和谐家庭
母亲和父亲之间要建立和睦的关系。和谐的夫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是互相关爱、互相包容的,在大事小情上都会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样,平时的家庭生活环境必定是幸福美满、和谐温馨的。就能给孩子充满爱的,有安全感的家庭。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自己耳濡目染,再加上父母的言传身教,个人修养及思想品德自然是纯朴无瑕、知书识礼的,在处理与同学或他人的关系时,会比较全面地考虑问题,学会包容、关爱,待人处事必然会举止有度、彬彬有礼,对别人也会非常有爱心。
四、小结
综上所述,儿童在早期的教育培养很关键,父母在这个时期的榜样示范作用能够影响儿童的性格、智力、能力的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最佳时期,会对儿童身心发展不利。家长需要多学习育儿的理论知识,重视榜样示范教育的作用,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儿童。
参考文献:
[1]钟曹婷.从幼儿的问题行为看家庭教育的误区一一幼儿家庭教育不容忽视[J〕.家
教世界,2012:53-54.
[2]艾诗根. 小学生模仿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荆春燕. 不同榜样呈现模式对5岁儿童说谎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