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能力,提高习作水平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何土明
[导读]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就能熟练地驾驭语言。语感能力从何培养?可从低年级的朗读指导中逐渐培养。
        【摘要】学生写话、习作经常语言乏味,特别是生活在我们化州农村的孩子,语言表达以地方音为主,经常是文不通,字不顺,断断续续,造成了一定的表达障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就能熟练地驾驭语言。语感能力从何培养?可从低年级的朗读指导中逐渐培养。
        【关键词】朗读、语感、习作、能力、提高
        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的习作语言乏味,特别是生活在我们化州农村的孩子,语言表达以地方音为主,而写作时经常会较难转换成普通话的文字表述,口头语言较多,不能清楚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经常是文不通,字不顺,断断续续,造成了一定的表达障碍。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写活兴趣的阶段,是为写作做准备的阶段,训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学写完整、通顺的一句话。这就需要一定的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也即是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指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积累、领悟、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
        一、尝试、体验,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
        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如婴儿学走路,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是学习成长的必经阶段。低年级的识字量不多,是孩子朗读的一大障碍,但在拼音学习后,逐渐使孩子扫除了这一大障碍。孩子一开始朗读课文时,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他就会借助拼音拼读出这个字的读音,经常是一边拼一边读。学习虽然蹒跚,但鼓励孩子大声开口朗读非常重要,因低年级儿童由于内部言语尚未发育好,阅读时注意力常不能持续、稳定。出声地读,由于有发音器官活动,有听觉器官的监控,可以使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注意保持稳定。开口朗读在学习拼音时,老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声音响亮,咬字用力,嘴唇到位,发音吐字才清晰。只要是孩子能大声大胆地开口朗读,无论是读对还是读错,已经是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
        朗读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出现添字、漏字、丢字现象和语气停顿问题,朗读水平良莠不齐。老师应开展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每次的朗读训练中都能轻易地达成不同的朗读目标,踏上一步步的成功台阶。刚开始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再是读准字音,不添字也不漏字,注意停顿,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最后是正确流利而有感情的朗读。这几个环节里,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自行练习。然后进行同桌的互读,最后还要抽取几个比较典型的孩子在班上朗读展示,让师生一起点评同学朗读的情况。老师根据这些同学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再作出相应一些的示范指导,指引全班同学朗读。

经过了这样有意识的分层次朗读指导,使孩子们由不会读,到读读停停,然后到通顺流利地读,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亲历了整个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了不断地尝试,在体验中收获成功的快乐。
        二、展示、交流,在互评中成长
        在鼓励了孩子大胆开口朗读,让每个孩子都动起口来后,还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也是低年级朗读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就像一味良好的催化剂,让孩子把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充分展现。老师在课堂上布置分层次的朗读任务,让孩子达成不同的朗读目标,但如何检查他们的朗读达成度呢?让孩子展示自己的朗读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检查反馈手段。
        第一个朗读目标是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是让学生自由开展的,把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我们知道失败常会压抑自信心的建立,老师在边指导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孩子的,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在展示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自己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强。自由朗读,是让学生先是自己的习得,检查自己的不足。检查的手段可以是同桌的互读互检。同桌之间互读课文,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听的同学,拿着笔认真听,把同桌读错的地方做记号。读完以后帮忙纠正。这种方法是简单易行,单对单,点对点的,发现问题后两位同学迅速互相提醒,互相纠正。同桌互评互纠后,让几位同桌互相说说大家帮助谁纠正了哪个生字的读音,这时还可以根据相应的情况进行生字教学。
        在生字教学后.就是布置任务,达成第二个朗读目标:读准字音,不添字也不漏字,注意停顿,把课文读通顺流利。这个任务是在前题基础条件下开展的,前面读准了生字,扫除了障碍,为读通读顺提供了保障。也是先让学生自主去朗读,做好练习的基础。老师要到学生的当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在巡视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朗读情况全部了解掌握。学生自由练习后,老师应让在巡视中发现比较典型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情况,而其他同学就要拿笔做记录,做好评议的准备。当同学读完后,让听的同学进行评议。评议也是很好的口头语言训练,所以老师不容忽视。老师应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先肯定同学的优点,再提出不足和应改善的地方。同伴之间发自内心的赞许,弥足珍贵的“闪光点”,都成为了孩子努力向前的动力。评价别人的标准是什么?依据就是这一个朗读目标,也是开展学生开展朗读时的任务。评价当中,老师适时的点拔也要贯穿其中,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句子,就会为学生指明了的方向。同时,在交流当中,要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操作性比较强的评议,如读准字音,不添字也不漏字,这个目标是比较显而易见的,可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而注意停顿这一个朗读目标,低年级学生还较难掌握,应由老师作为评议的主导,评价同学朗读的停顿情况,有问题的停顿,老师还应做好相应的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再进行检查反馈。
        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朗读指导与训练中,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得到了培养,语感得到了一点一点的培养,书面语言自然就会融情于声,习作的语言就会形象、细腻、鲜活、立体、生动、丰富起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