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建筑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从事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的队伍不断增加,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经常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矛盾和纠纷基本是因为施工、质量以及应用维护等。文章针对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进行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实施与质量控制
引言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智能化以及数字化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发展趋势以及关键,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并且在目前也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就目前,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实施情况来看,其质量控制工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确保智能化建筑能够发挥出其自身的效果以及功能,本文也对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实施、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1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
1.1组织管理
弱电施工项目管理,是在常规的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弱电项目的组织、沟通和协调工作。弱电工程项目施工涉及土建、装修、强电、空调、消防、电梯、给排水等专业的施工配合。弱电施工管理中要与各个专业现场施工人员搞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关键施工点位,像压力、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水流开关等的安装、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装配等,都需要很好的协作配合。工艺管道验收完成后,安装传感器、执行器、摄像机、PDS信息点等,必须按照规定对工艺管道重新组织验收。
1.2技术管理
(1)在建筑弱电工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弱电工程界面的开通工作。其中涉及到的工作很多,比如设备材料的供应、技术、设计以及施工等。在进行工程的建设之前,要严格按照相关合同和设计标准对弱电系统的各个因素进行选择,理清弱电工程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清楚承包商以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职责和工作范围。如果出现设置不合理或者是管理不科学的方面就要对其进行改进,经过再次确认才能正式开始弱电工程的建设。(2)为了保证弱电工程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就要对施工前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技术做好审核。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的清单、各个监控电表以及施工图之间的有机联系。各项指标都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施工技术和施工设计就通过了最终的审核。
2施工工艺
2.1电气线路敷设与接地系统
建筑智能化设备的电气线路施工包括两部分,线缆敷设与接地系统,具体分为支架安装、线槽、线管、线缆敷设以及相关附件安装等内容。接地系统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范验收标准进行。电气线缆敷设中,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电缆必须分槽、分管敷设。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接地系统可用一个接地体,但弱电系统接地干线不得与强电接地干线连接到一起。屏蔽线缆的屏蔽层要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2.2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弱电系统内容包括室内外的监控系统、安全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涉及各种设备及其配件的安装,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规范安装。不熟悉或没有相关说明的设备,必须联系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在指导下安装、连接和测试。施工单位基本上都能完成设备安装这个环节,系统和设备调试工作应由供货方或者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参与。这样有利于调试工作中的沟通协调,发生问题能及时处理,排除故障,分清责任。
3智能化建筑施工验收的规定
3.1电气线敷设和接地系数
除了对支架安装以及线槽、电线、管线、线缆(电线、电缆、光纤)的敷设、电源设备及接地系统安装的常规要求之外,规范还强调电源线应与信号线及控制电缆分槽、分管敷设。接地系统除有特殊要求外,可以共用一个接地体,但弱电系统接地干线应当与强电接地干线分开。此外,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
3.2智能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规范规定了系统设备、系统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安装方式、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还规定了系统中DDC、给排水系统单体设备、变配电与照明设备等单体设备的调试程序、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要求,并按照BAS系统验收标准的规定进行系统调试与验收.
3.3安全防范系统
规范明确了该系统由防盗、防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访客与报警系统、车库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七个子系统组成;同时分别规定了上述各子系统单体设备及系统的调试和验收的基本要求、顺序、技术验收和系统验收标准。
3.4智能化建筑通讯自动化系统
规范规定了该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的工作流程,包括对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交验、初验测试、移交、割接准备、割接、试运转验收测试等内容,其他项目均按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进行系统验收测试和最终验收。
4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质量控制
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质量控制,在实施过程中要在不同的角度以及领域进行系统设计,加强验收处理,提升施工质量。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以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监督,强化质量控制,综合实际状况,通过以下几点开展:
4.1重视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弱电工程质量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各个子系统技术设计、设备选择以及功能描述的检查,保障各个设计环节的科学性,可以满足业主以及合同的实际需求。要综合工程界面的实际需求,对各个专业以及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技术交接资料及时检查,保障信号、设备以及功能等各个方面与要求吻合。加强对受控对象设计管线的检查监督,保障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可以满足实际的需求。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精准的审核,保障设备抢单、监控以及施工的统一性。
4.2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综合施工工艺以及规范分阶段的进行质量控制。要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加强对线槽、电管、电缆辐射状况的记录与验收处理,综合实际状况对隐蔽工程进行记录分析。按照既定的施工工艺以及要求加强对单体设备安装状况的质量检查,制定完善的检查表格,根据设计的规范以及说明,对单体设备进行测试分析。
4.3验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完成建设施工作业之后,要加强验收质量控制,在系统调试之前对其进行文档检查处理,根据要求规范、设计以及合同的各项规定制定完善的、科学的调试大纲,确认之后对其进行审查与实施,而对于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及时处理。
结语
智能化建筑工程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其中良好的弱电工程施工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控制自动化程度,从而保障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所以在弱电工程设计阶段,弱电工程设计人员要出具完备的施工计划和设计方案;在弱电工程施工阶段,弱电工程施工人员要充分的接受到工程质量监督方的综合监管;在弱电工程验收阶段,要进行设计人员、技术部门、政府相关人员、投资方的综合验收才能最终保证弱电工程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强.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安徽建筑,2019(6).
[2]曾云.浅析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技术施工与质量管理.房地产导刊,2019(32).
[3]杨美慧.K2医院新大楼智能化弱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青岛:青岛大学,2019(11).
[4]樊琳.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19(12).
[5]蒋树元.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施工管理探究.广东科技,2019(18).
[6]吴武阳.浅论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优化管理.福建建材,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