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董晓霞
[导读]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开展授课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工具,其运用的得体性与合理性直接关乎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创新语言运用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语言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开展授课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工具,其运用的得体性与合理性直接关乎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创新语言运用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从课堂教学语言运用视角入手,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运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学语言的运用方式方法也要紧跟着进行改革与创新,旨在可以增强教学语言运用的得体性、有效性与教育性。语言是一门艺术,其运用讲究方法与技巧,如果缺乏语言运用的计划性与目的性,那么会极大地削弱小学数学语言运用的质量,进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变革与创新小学语文语言运用对策势在必行。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全面认识,重视力度不够
        认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之一,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积极的举措,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教育。根据对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分析可知,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对课堂语言缺少正确、全面的意识,重视力度也远远不够。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一是教师。在日常的考核中,学校更看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对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评定。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很多人都认为课堂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甚微,只要制定好教学计划、讲授好教学重点即可。不仅如此,部分教师为了展现自己的教学成果往往更看重学生掌握情况,会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到学生的练习上,不注重自己的课堂语言教学,这在潜移默化之中便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语速把握不准,语言随意性严重
        由于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与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导致不同教师之间的语言表达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些教师的性格较为直爽,那么在课堂上的语速就会较快,学生就必须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才能跟上教师,然后小学生本身的注意力就较难长时间集中,一旦溜号就会遗漏知识点,最终只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情况;有的教师性格温柔,就会出现语速过慢的情况,再加上枯燥的學习内容,最终只会降低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由于小学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相对较低,这就导致教师使用的课堂语言极容易呈现出随意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么是经常重复同一句话,要么就是口头语过多,这些都会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一定影响。
二、改进策略研究
(一)巧用教学语言,增强其思想教育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中,其中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开展基本上都涉及教学语言的运用,但是许多教师可能没有意识到教学语言的有效运用,平时只按照普通的语言去开展课堂授课,以至于削弱了数学语言的专业性和教育功用,甚至可能会因为错误的教学语言运用而使得整堂数学课显得非常枯燥,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更无法有效地调动与发挥教学语言的思想教育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从增强语言的思想教育价值入手,科学制定教学方案,以便全面提升教学语言运用的质量,这实际上也是当下“思政课堂”构建的一个必然要求。


(二)巧用数学语言,增强其思维启发作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强化课堂教学的思维启发作用,这会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在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数学语言运用方式是提问,具体就是通过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为他们科学地设计一些思维启发性比较强的数学问题,以此帮助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所提问题进行积极思考,锻炼自身的自主思维。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部分知识期间,为了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启发他们的思维,如:“你们知道平移的特征吗?”“你们知道轴对称的特征吗?”“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或事物?”以这些提问类教学语言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考,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语言的思维启发作用,教师还可以有效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内容,科学地设定一些提问内容,并利用多媒体技术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趣味性比较强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教学语言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思考,对提升思维能力会产生积极影响。
(三)巧用数学语言,增强其鼓励刺激作用
        除了上述教学语言作用外,数学语言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鼓励刺激作用。虽然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会重视表扬与鼓励学生,但是专门的设计研讨可能比较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直观感受,也削弱了数学语言的鼓励刺激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鼓励激励作用,教师要立足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视角,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表现,科学地制定学生激励与鼓励对策,以便使全体学生切实意识和体会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教师或其他学生的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融入课堂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圆周长计算”部分数学知识期间,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常常会采取提问的授课方式或者抢答的授课方式。但是考虑到部分小学生可能性格比较内向,在面对圆周长计算部分计算题的时候,即便可以得出最终答案,但是却羞于表达而不会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此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专门设定面向这些小学生的一些适宜问题,并在他们回答后及时用鼓励激发性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加以鼓励与表扬,从而有效增强教学语言的激励作用。
        总之,教学语言是贯穿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要素,是沟通师生与生生学习的无形工具。为了提升数学教学语言运用的质量,教师可以重点增强其思想教育作用、思维启发作用和鼓励刺激作用,力求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齐曼古丽·亚森.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51-152.
[2]王慧.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刍议[J].数学教学通讯,2018(04):69-70+72.
[3]杨娅敏.解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