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的生物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验相结合的科目。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实验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并在高中生物教学占着很大的比重。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利用好信息这门技术,造福于人类。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老师的教学也离不开数字化设备的帮助。接下来本文就以如今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所出现的现状以及提出的信息技术与实验相结合的策略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这些策略对老师的教学和同学们的学习有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融合
【正文】如今,数字化的教学在教育行业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仅仅是因为数字化的快和方便,更是因为它所体现出来的精准和能解决一些教育中的弊端。特别是对实验类知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如今快速的教学方案。那么信息技术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类难题。因此接下来就从多媒体可以播放视频讲解课文难点、以多媒体为辅,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等具体策略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今的高中生物更注重实验的教学,鼓励学生们积极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验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知识的原理,更能开发出新的知识领域。但是如今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着不太重视实验方面的教学。在生物课堂上,老师还是以自己为主体对象,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实验性探究的知识内容,许多高校因为实验室不够或者减轻教学的麻烦程度而省去了做实验这个环节,直接将内容口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自主理解。口述实验类的知识,学生们只能理解知识的表面,而不能深入探究知识原理的来源。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存在着惰性,遇到题目的时候就不会加以动脑思考。这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错误指导。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融合的意义
跳出传统的教学思维,开创新的教学方式,是如今教育事业中的新形势。为了解决传统的以老师讲解的方式给学生口述知识点所产生的问题,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融合,开创新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的被显现的出来。通过在课堂上以PPT和多媒体播放视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对象的教学课堂,以多媒体为辅,老师为领导者,带领学生做好生物实验内容。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融合是当前形势必要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融合的具体策略
3.1 多媒体播放视频解释课文难点
在同学们进行实验课之前,老师要先对实验的原理进行教学讲解。只有当实验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同学们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而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讲解,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将老师口头上的教学弊端很好的展现了出来。
比如说在生物实验中常见的检验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的过程,因为要用到双缩脲试剂等不常见的试剂药品,如果就这样直接带同学们走进实验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在视频中给同学们介绍试剂的样子,避免学生们在实验室的时候出现乱拿乱做的现象。老师更可以在网上寻找这个实验的视频供给同学们观看,让同学们熟悉实验的流程,在实验的时候有目标性的去做实验,节约时间和避免实验错误。另外老师在讲到膝跳反应这一节的时候,这个时候多媒体教学就体现出了它的优势。如果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进行膝跳反应的实验,因为学生人数太多,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看不清老师的操作,老师就可以省去自己做实验的环节,而将这个实验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在看完膝跳反应的实验之后,让同学们在自己的身上做实验,看是否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并且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供学生们自主探究。
3.2 课件呈现内容,使内容清晰明了
如今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课堂内容太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老师的教学思路,从而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而以课件PPT的形式使课堂内容呈现出来,使内容分点、分层次。既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又利于同学们观看理解。并且在PPT当中还可以呈现所讲内容的图片供学生们观看,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让学生对内容更加了解。所以,在课堂当中,以PPT为辅,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完成复杂繁多的内容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例如:高中生物中对于微小结构的认识知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板块。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也是想尽办法想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到微小组织的结构。比如说对线粒体、高尔基体、叶绿体等细胞类的微小结构进行认识的时候,就要很好的充分利用到多媒体。本来细胞就是小到肉眼所看不到的,细胞内的结构更是看不到。这就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障碍。所以,老师在对这些微小结构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用PPT的形式将这些图片展示出来,接下来就可以学习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毕竟实验教学是必须要用到显微镜的。通过课堂上PPT的展示学习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在实验室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这些细胞中的显微结构,提出让学生用这些显微结构的特征去细胞中寻找。在这个时候学生通过自己的寻找找出了相关的细微结构,学生也会非常欣喜,从而从中体会到实验的快乐。
3.3 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
既然信息技术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的依赖信息技术。设备永远不能代替人类,在课堂的途中还是需要老师和同学们有较好的沟通,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疑点和不懂之处。就比如说老师在对课堂内容进行视频播放的时候,要对视频当中学生没有见过的内容单独提出来讲解,不然这个视频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通过视频播放来对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使课堂有效性提高的有效办法,不能让同学们看完视频之后就一了了之,许多学生就是在存着这样的坏思想。所以,在课堂上,要对信息技术合理的利用,做一个好的指导者。
【结束语】综上所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对信息技术利用的同时,要注重方式和方法。思考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发挥到极致的作用。我国教育行业的前景还很广阔,大家要学会利用社会上有效的教育资源,努力培养社会人才,为我国将来的建设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长茁.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教育,2019,(09):124.
[2]常承霞. 基于信息技术构建高中生物实验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 才智,2020,(0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