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李淑蓉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李淑蓉
[导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教育领域更是如此。新课程改革将创新推向了高潮,要求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等,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此,本文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教学创新,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学效果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实施,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发挥专业技能,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素养现状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更新外,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引导作用。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执著于对教材知识的照搬照抄,自身主导作用意识比较强,注重教结果,轻视教学过程。虽然课前预设方案比较周到,能够满足整节课堂教学需要,但是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而言,学习思维相对狭窄,积极性不高,主体意识不强,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这些都与教师教学素养息息相关,是教学理念和能力的直接反映。
(二)课堂互动现状
        教育教学需要关注思考,重视发展。教学互动是知识交流、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课堂互动来说,提问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模式一般按照“问-答-评”流程展开,但是课堂提问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思维,无效提问会扼杀学生学习热情。当下课堂教学互动形式比较单一,互动过程不平等,有时学生意见没有得到充分尊重。此外,互动模式固定,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仍然属于单向交流,从而导致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思维被埋没。
二、小学数学中创新教学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动态化教学
        数学学科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发展为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桥梁,将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辅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理清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学习关于角的知识时,学生一时间很难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关系,可以利用动画软件,动态化展示从锐角到钝角的变化过程,进而理清三者之间关系,甚至还可以实现知识拓展,补充平角和周角知识。再如“圆面积公式计算”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画出一个圆,然后再按照教材推理方式,平均分成16份,组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随着平分数越多,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知道了公式由来,还实现了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逻辑能力发展。
(二)优化课堂微观结构,促进师生互动
        课堂结构分为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宏观结构指整个教学构想,微观结构是指各个教学环节,包括时间的分配、环节的衔接等。

为了实现课堂微观结构的优化,教师要在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手段等方向下功夫,这是数学课堂互动的有效保障。首先,课堂教学模式要符合学生基础水平,将学生按照优秀、中等、困生进行分层,分别设计出对应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如模式一:教师通过板书或投影教学提出问题,学生自主看书或讨论寻求答案,并向其他学生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补充说明;模式二:学生通过课本预习找出存在的疑惑,教师筛选出共性问题,学生再相互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模式三:教师设定情境,引出问题,给学生留出提问余地,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其次,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这是互动教学的根本目的,引导学生如何自己获取知识,并且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三)采取循序渐进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思维
        任何一种思维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思维能力发展。对小学生来说,随着年龄增长,思维会不断发展,一般中年级阶段比较明显,此时学生拥有一定数学学习基础,但是又没有完全成熟,是思维培养的黄金时期。这就要求教师从低年级教学开始抓起,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在各个教学环节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要设计问题链,在问答中促进学生思考。不但求出正确结果,还要讲一讲自己为何这么做,原因是什么,也就是交流解题思维。通过范文环节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在思考中實现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回答错误时除了改正,还要反思原因,找出错误逻辑,学会反向推理。比如,学习“解方程”知识时,给出简单的语言描述:一共10个梨,莉莉拿出去3个,盒子里还剩几个?对五年级学生来说直接用算术计算非常简单,但是方程要求用字母代替未知量,所以会引入x,学生利用方程解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列出方程式,有的说更具等式性质,有的说利用数轴图形等,在回答过程中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优化教学平台,打造智慧课堂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一大发展趋势,智慧教育逐渐得到教学研究者的青睐。智慧教育是以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技术支持,通过教师智慧地进行教学设计,打造智慧课堂,实现教学创新。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也要重视智慧课堂的打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化教学发展。在新授课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选取、组建个性化教学资源。课前预习:利用微视频或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预习内容,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布置:利用动画素材或文字布置教学活动任务。构想探究:借助探究工具,像画板、圆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总结知识探究规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梳理总结: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各自探究结果进行融合。实践应用:利用网络中闯关的小游戏,实践所学知识。由教师自主编辑试题,上传到学习平台中,通过抢答,检测学习情况。
三、结语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不仅能够增强教师教学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书梅.创新教学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浅析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9(20).
[2]夏饶正.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