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赵建丽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往往处在思维的过渡时期,正在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往往处在思维的过渡时期,正在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往往表现出无序性,思考缺少顺序,表达比较模糊。所以,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为了规避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加强对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借助这样的方式带动学生的思维运转,为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助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序思维;培养

前言: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数学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后续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有效的开展好小学数学教学,能使得学生终身受益。而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形成的方法和习惯,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是很难转变和调控的。所以,在小学期间,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
一、加强动手操作,培养有序思维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开展中所见要比所闻来得更加深刻的多[1]。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过,才能使得学生的感触和经历变得深刻。所以,在数学课程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亲身探究和动手操作作为源泉,让学生在实际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边做边思考等。使得有序思维得到锻炼和培养,使得学生在数学探究当中可以获得更多。例如,在讲授“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展现自己的作用,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践探究,让学生的有序思维在这其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如,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圆”进行观察,思考圆在面积上的大小会和哪些因素间有联系?再后续中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裁剪和制作圆,并制作出直径、变成相同的正方形,让学生放在一起比较,对计算方法大胆的猜测。在后续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宽松的空间,引导学生验证操作。可以将圆剪成若干份,尝试对正方体拼凑。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正方体和圆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以自主和探究的方式得到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的有序思维得到培养。
二、重视语言表达,培养有序思维
        语言本身就是思维的一种外化表现,是思维外在展现的载体。在学生思维运转的过程中,需要以思维为起始点,以语言为定型[2]。所以,在数学课程中,在对学生的有序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有序思维变得可感、可观、可视。借助语言的方式助力有序思维的培养,使得最终的课程效果得到实现和达成。例如,首先,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应该为学生预留更多“说”的机会,在课程中积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景,引导学生语言上的交流和交互等,使得学生以语言的方式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展现。

其次,在引导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说得有条理性、清晰、准确,能借助严密、逻辑、有序的语言对自己发现的知识规律进行阐述,使得学生的有序思维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提升。最后,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课程中教师应该尽量的为学生预留均等的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都在课程中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等,使得课程在开展中做到面向学生全体。
三、引导逆思反推,培养有序思维
        在学生数学学习的开展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展现自己的作用,带领学生站在逆向角度下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看待等。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将对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起到促进的作用。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有序思维得到不断的深化等,引导学生加深正面思考。例如,在讲解“鸡兔同笼”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既定的教育目标得到达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采取画图法、列表法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使得学生能掌握基本方法。而在后续的课程中,教师再引入问题:“兔子和鸡在哪方面上有数量间的不同?”“假如兔子和鸡的腿是一样的,你能怎样探究原本鸡兔数量和减少或增加‘腿’后数间的关系?”实现逆向反推。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的有序思维得到培养,使得数学问题得到解决。
四、善用直观演示,培养有序思维
        在数学课程的实际开展中,除了以上几点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实物演示的方式使得学生的有序思维得到培养[3]。例如,在讲解“加减法”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12个苹果,先摆出9个苹果,再摆出3个苹果,让学生算出共有多少苹果?然后教师再拿走9个苹果,引导学生想象12-9=?也就是9+?=12。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学具摆一摆、想一想。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好的锻炼自己的有序思维等。推动学生的思维朝着好的方向上发展,为学生后续思维的发展起到助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断的加强对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能使得学生在接受数学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思想和习惯,使得学生最终的数学学习成效一举数得。所以,在课程的开展中,应该加强动手操作、重视语言表达、引导逆思反推、善用直观演示等。使得学生的有序思维得到形成,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荣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本真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4):81-82.
[2]徐进文.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J].学周刊,2020(14):95-96.
[3]吕亚莉.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学周刊,2020(14):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