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名画微课导读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张艳
[导读]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对于美术教学而言,应用微课使其教学变得更为直观、丰富、有趣,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微课作为目前新颖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将美术课程的核心素养更好地诠释出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本文将从微课对美术教学的意义出发,探索微课资源下开展美术教学的实际策略,实现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名画;微课

        目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教学方式发生一些变革,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能够为美术教师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实现高中美术名画微课导读的精准化,教师应充分发掘微课的优势,发挥其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根据实际情况,全方位搜集微课资源
        在利用微课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准备微课教学资源,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而为保证对学生需求的充分了解,则需要与学生提前进行互动讨论,在与学生的讨论中了解学生对于微课资源的实际建议与需求,从而进行微课资源收集。为保证师生交流的有效性,教师除进行课堂面对面交流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联系,例如微信、QQ等,采用问卷调查或投票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同时,教师应当广泛调查学生对于微课学习的意见,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座谈会上由学生作为“主导”进行发言,提出自己对微课教学的实际意见[1]。在实际交流之后,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微课视频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优化,同时选择出合适的知识侧重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美术知识。另外,为使微课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教师在进行美术名画微课教学之前可以先对学生公示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正式预习并且自主发现问题。在正式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参考,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根据相关问题进行微课资源搜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充分利用微课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微课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提炼微课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2]。为达到此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微课简短、精炼的特点,通过教学方式的优化,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微课学习中。但目前,许多美术教师在利用微课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微课资源的充分利用,只是将微课作为教学过程中可有可无的辅助手段,自然难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微课资源的有效利用,选择合理的使用方式,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例如,在鉴赏名画《蒙娜丽莎》时,此作品具有高超的表现技法与神秘感,学生很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内涵与价值。此时,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寻找并整合与画作相关的优质微课资源。在学生对于画作基本信息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就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并从技法、寓意、光感等角度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对画作产生进一步的了解。最终在学生对《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具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全新的思考角度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最终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三、录制趣味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对于整体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够真正发挥微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开展微课教学时,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保证微课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使保证学生自主自愿地投入到课堂中,实现教学精准性的提升[3]。对于高中生而言,其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对世界持有一种好奇的探索态度,对枯燥的知识兴趣不大,因此,教师应当选择趣味性强的微课资源,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中国画鉴赏时,在微课中单纯地进行某一画作鉴赏会导致教学缺乏趣味性,也难以使学生对中国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此时,教师进行微课录制时可以采用对比鉴赏的方式,选择更为风趣的语言对画作进行讲解。比如将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与近现代徐悲鸿的《奔马图》进行对比欣赏,两者虽都为中国画,但是在各方面都具有时代性差异性。因此,教师可以从画作内容、绘画技法、时代背景、创作意图等方面对画作进行辩论式分析,同时也可以从网络中寻找动画素材,将其插入到微课视频中,提升微课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后,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评价的空间,在学生具备充足讨论兴趣时听取学生看法,实现未来教学的优化。(表述不清,修改)
结束语:
        在微课视域下开展美术名画教学,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应当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学生根本学习需求作为导向,选择合适的微课资源,并注重微课资源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进一步被激发,最终实现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名画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圆. 趣味、亲临、实践——高中美术名画微课导读精准化教学的思考[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 2019.
[2]孟凡兵. 核心素养语境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精准构建[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2):124-125.
[3]许洪林.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J]. 文化月刊, 2009(8):110-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