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美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倡导大力开展的重要课程。所以,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思维和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趣味教学的引入。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让学生展现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保障美术教育得到顺利的实施和开展。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应用
前言:在学生学习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当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推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加强兴趣的引导,通过趣味教学的设置更好的展现教育的内涵和魅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集中专注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让课程的价值得到展现。
一、加强情景创设,实现趣味教学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情景创设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手段,也是现代教育当中所必不可少的[1]。通过情景的创设能让学生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产生一种入情入景的感觉,让学生的兴趣变得更加浓郁。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通过课堂情景的创设让教学的趣味性得到不断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美术课程的价值和优势得到更好的展现,达到理想当中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色彩”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一些混合性的色彩,让学生对色彩的美丽进行欣赏。在后续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色彩游戏,让学生猜猜这些色彩都是通过哪些色彩的混合得来的?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开展竞赛,答对题积一分,最后对获胜的小组实施奖励。在后续的课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水彩的运用来对自己喜爱的色彩进行调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当中更好地体会到乐趣,让趣味教学得到构建。
二、结合个性特点,实现趣味教学
小学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让美术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对课程氛围进行活跃,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不断的形成和提高。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尽量的为学生设置一种开放性的氛围,让学生能积极地运转思维,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绘制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无限的。如,学生在画太阳的过程当中,会在无形当中对太阳进行拟人化的处理,能将太阳变成慈祥老人,也会变成美丽、善良的小姑娘。对于这样的绘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欣赏的眼光和态度,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大胆地进行创新和创造。
这样与美术课程的理念和方式都是相吻合的,让理想的课程效果得到真正的实现。
三、加强作品赏析,实现趣味教学
在美术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欣赏教学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所以,在趣味教学的导向下,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可以带领学生去欣赏一些引导性和启发性比较强的作品,让学生的审美感受变得更加独特,增强自身在绘制当中的信心,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才能。通过欣赏教学的开展也能够对学生的灵感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让学生阐述自己不同的看法,真正的感受到美术教学的独特性和趣味性。例如,在鉴赏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清明上河图》引入进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的进行资料的查找。在课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的支持下来为学生播放图画,让学生赏名画、读名画、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课程当中的感受和体会变得更加深刻,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带动学生美术技能和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引入现代技术,实现趣味教学
在构建趣味教学的过程当中,现代技术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3]。这样可以为课程教学的开展带来非常大的优势,在课程当中融入各种各样的因素,让学生的专注力得到集中,带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课程的开展增添情趣,让教学的开展效果得到良好的提高。例如,在讲解“节日的装饰”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用现代技术来为学生展现六一儿童节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假如现在让你作为一名策划者,你会怎样对六一儿童节的情境进行布置?”让学生尝试借助各种各样的素材制作饰品来对场景进行装饰。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更好地展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力,让教学更加具备趣味性,使教育教学的开展效果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当中,不断地加强趣味教学的构建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深化体验感和新鲜感。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不断地加强情景创设、结合个性特点、加强作品赏析、引入现代技术。让趣味教学得到真正的实现,使教学在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能变得更加高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曼曼.音画结合,开启美术课堂教学新模式[J].青海教育,2020(04):40.
[2]王长江.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独创性的培养[J].学周刊,2020(13):147-148.
[3]逯敏.浅谈美术核心素养下学生图像思维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0(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