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黄德钊
[导读]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拓展训练的开展,不仅能够强健学生体魄,更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建立,促进学生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拓展训练的开展,不仅能够强健学生体魄,更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建立,促进学生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旨在通过拓展训练来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运用策略       
        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具备适用性,无法对学生形成强烈吸引,不利于初中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与技能的有效强化。而拓展训练的运用,能够令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化,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育学习体验。                 
        一、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知识技能的储备,而身体素质的锻炼则主要依靠体育课来完成,心理素质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依赖课本知识以外的学习和磨练。因此初中的体育教学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层面上,有效引进拓展训练对于学生的心理、生理具有重大的双重影响。体育老师应当积极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拓展训练应当注意的问题       
        1.训练设计目标不明确       
        因为受到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在授课方式和教育观念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定向思维和教学习惯,所以对于类似于拓展训练这样的新型教学理念的引入,老师在课程设计的时候目标往往不够明确。因此,虽然新课改对于学生的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我国很多初中也开始尝试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课之中,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良好效果。       
        2.教学资源和条件不足       
        因为拓展训练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因此对于初中体育中加入的拓展训练来说,大部分学校仍然处于实验和改革的阶段,训练机制尚未成熟,所以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拓展训练课程都是由体育老师负责指导。虽然体育老师受过严格的相关训练,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对于拓展训练相关的专业知识,仍然缺乏。对于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客观环境来说,很多学校内部的教学器材等设施也尚未完善,对拓展训练的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3.密切关注安全问题       
        拓展训练包含多种多样的内容,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客观环境的安全性和实施项目的可行性,务必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初中生的安全意识尚未完全成型,对于拓展训练中包含的一些专业知识也不够了解,因此很容易在训练中出现安全问题。老师除了需要在课程设计时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项目,还需要在训练开始前进行详细讲解和说明,重点强调安全问题,训练过程中也要全程密切关注学生,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防止意外的发生。       
        三、有效开展拓展训练的方法       
        1.合理设置训练内容       
        初中是生理心理同步飞速发展的时期,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阶段,生活中也活泼好动,比起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生会更加倾向于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因此老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这一时期的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踊跃参加。

老师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可以加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性,通过大幅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此同时,设置课程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素质等因素,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选择科学合理地项目进行训练,避免选择场地或安全措施要求过高的项目。设置的训练内容在时间安排上要合理可行,既要避免时间过长造成学生过度疲惫影响文化课的学习,也要避免时间果断训练仓促敷衍达不到训练效果。在拓展训练开始之前老师要带领学生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放音乐等形式调动学生情绪,提升准备活动的效果。训练内容可以进行极具趣味性的设计,在已有的训练内容上进行创新。       
        2.丰富训练素材,充分利用资源       
        体育课上普遍使用的器材一般包括足球、篮球等各种球类,还有垫子、跳绳等,拓展训练的内容虽然与传统的体育课项目有所不同,但是这并不代表传统的体育课器材就不能用于拓展训练。老师可以创新地利用这些教材设计出新的训练项目,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利用长凳等常见器材设计出训练项目,争取在有限条件内最大限度的丰富训练内容。除此之外,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更喜欢在宽阔的室外进行活动,老师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教学场地等资源,多进行户外训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体育课上常见的跳绳,两个人甩动长跳绳,其他同学在旁边跳短跳绳,然后边跳短跳绳边加入长跳绳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加入音乐,是对学生体力、协调能力、观察能力、音乐节奏能力的多重锻炼。
        3.综合评价,鼓励机制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及看法比较在意,因此老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之中老师要弹性监督,积极鼓励学生,对于成绩优异、或成绩可能不乐观但是态度积极端正的学生要进行鼓励表扬,给予肯定。对于有些学生面对训练项目的畏难心理,老师不应当批评指责,应当正确引导,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尝试的勇气。这样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拓展训练,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等方面的成长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是不能忽视的,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拓展训练,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教师在采用拓展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教师可以从障碍物的设置出发,从而加强对学生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从而达到对学生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从学生基本情况出发,根据教学的相关活动,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来展开拓展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杰.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J].田径.2018(04)
        [2] 徐勒军.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
        [3] 傅仰军.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4)
        [4] 王国辉.体育教学中适当开展拓展训练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28)
       
       
        姓名:黄德钊
        出生年月:1973.9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广西岑溪
        学历:本科
        现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初中体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