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体育教育的关键部分是有效体育课堂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学上的特点出发,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摘要:体育教学 运动兴趣 有效培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不仅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机能状态提供保证,并且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对策。
一、强化目的教育,引领学生把体育锻炼内化为文化自觉
小学生玩心重,一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不明确,大多停留在“玩”、“活动得舒服”、“随堂上课”等表面认识上,忽视了身体锻炼的深层意义和专题运动的目的,这就需要加强体质运动的目的教育。教学中我采取放宣传片、领学生社会调查、数据比对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健康体魄的重要性、知道健康的标准、如何让身体健康,懂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学生认识到增强提质、掌握知识技术,促进健康,锻炼意志,不仅是学习的保障,也是升学就业的需要。应征入伍(招飞)报效祖国、参加工作建设祖国、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都离不开体质健康。另外我还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渗透终身运动的思想。与学生一道通过活动体验锻炼效益,以及体育情感与练习兴趣的有力支持,促成学生坚持运动锻炼的行为更加自觉、积极,使学生的运动锻炼切合“认识——情趣——行为”这一规律性的认知行为模式,不断强化,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体质运动的自觉性
二、将体育蕴含道理反作用于学生学习,利用反哺性增强体育兴趣
教学中我注意从体育运动的项目中挖掘体育道理,作用于学生学习。如巴西足球赛在当地晚8点比赛,为何我们要半夜起来观看?网球运动给我们的学习启示是,不能只关注自己打得好,要关注你来我往,课堂上学习要做好师生互动,关注你来我往;篮球运动,不是自己单打独斗打的好即可,要懂得团结协作;赛跑不能抢跑,要有规矩意识;长跑要有耐力与意志力。我经常挖掘这些体育运动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发挥其反哺作用反作用于学生学习,让学生体育与学习双赢,这样学生愈发喜欢体育的魅力。
三、教师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我作为体育教师,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包括早操前、放学后等,
到运动场上进行跳绳、羽毛球、篮球等各项锻炼,并通过热烈、活跃、轻松的心态和体态,表现出对体育锻炼的钟情和挚爱,就可以形成榜样的力量,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在眼里,逐渐也能在闲暇时间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这时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和学生一起锻炼,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学生形成体育运动锻炼的习惯。
四、创设体育情境,强化学生锻炼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标实施之后人们特别推崇的教学方式,原因在于教学情境可以形成一种氛围,推动学生的心理参与欲望,促成兴趣的萌发,进而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体育情境创设也是助推学生运动兴趣的好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点,在体育课上,创设出体验情境、游戏情境、精神情境等,营造出体质运动的氛围,激发和强化学生的锻炼兴趣。
1.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本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本人。教师可充分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例如:将《立定跳远》设计成“青蛙过河”的情景,开始让小青蛙们利用短绳做游戏(自由发挥),然后让学生们用跳绳设计、创造出各种图形的荷叶,接着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在荷叶上来回跳动。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教学情境,将所教的技术动作渗透在里面,既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2.游戏是学生天性爱好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的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将障碍跑的教学过程设计成送“鸡毛信”的游戏。铺设垫子作“草地”,把栏架当作“钢丝网”,用两条绳子摆设成一条“小河”,用实心球作“地雷”;让学生进行爬、钻、跨、绕等动作的练习,最后将信送到“目的地”的故事情景。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锻炼的情绪十分高涨,运动的效果也就更为显著。又如游戏课《愉快的旅行》,创设“穿过森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体验在森林的感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到草地的时候让学生坐在地上唱歌、跳舞、嬉戏等,让学生调整身体状态,到河边的时候,利用“捕鱼”游戏进行教学,小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的自觉性非常高涨。
3.精神情境的创设,更多地表现在心态、气质等方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扬民主,常带微笑,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鼓励、肯定和赞许。当学生练习失败时要给予鼓励,当学生练习成功时要及时表扬。例如:“你的动作真优美” 、“你这动作做得真好”,微笑着点点头、竖起大拇指等等,让学生在教师肯定的评价中充满自豪感,增加自信心,增加对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五、创造活力体能新教具,增强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我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上课使用跳绳时总需要根据个人身高和体型进行多次调整,并且在跳绳结束后对绳子的收纳犯愁,学生常出现绳子互相缠绕打死结的情况,同时单一的跳绳锻炼模式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体育锻炼方法及锻炼选择空间。我与同校教师决定自主研发新型教具,首先在跳绳把手处设计收纳绳子的调节箱,在调节箱一侧开设有方形孔并嵌装可视玻璃,通过玻璃精准调控收纳长度。在跳绳结束后绳子收至调节箱中方便整齐。最后在跳绳把手顶端设计螺纹装置,当跳绳结束,跳绳把手顶端的两螺纹装置可以对接,形成一个健身棒,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一堂体育课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总之,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关键,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