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机器设备的安装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对于轧机设备而言,安装技术要求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也有明显的提升。对于金属材料产品的生产加工,轧机的安装技术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轧机设备的发展状况看,对设备安装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安装技术非常关键。本文主要针对轧机的重点部位安装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轧机;安装技术;重点部位
轧机主要是将金属锭、金属坯轧制成具体金属板材的成套设备,在金属轧制工艺流水线中属于核心设备,大多数金属板材都需要经过轧机进行轧制。而在设备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安装技术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有关于轧机设备的重点部位安装技术,需要重视,使轧机的零部件之间安装精度进一步提高,对于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流水线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1.调整垫板的安装
安装轧机设备,最重要最基础的首先是对调整垫板的合理安装,这一部位的安装技术关系到荷载传递和应力的分散,同时对于轧机底座的调整也有很大的关联,对垫板安装最终的质量会影响轧机的使用期限以及轧机整体的运转精度。通常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是灌浆法,同时对于垫板的规格以及材料等都需要做好设计,一组垫板的构成通常是一平两斜。在安装垫板时,对于平垫板的处理需要进行固定灌浆,然后在安装时需要将基础表面进行凿毛。利用锚固螺栓固定垫板和基础结构,接着调整螺帽以及螺杆,找平处理平垫板,然后用框式水平仪对其进行检查,横纵两个方向上的误差要保持在0.05‰的范围内,利用仪器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灌浆操作。实施灌浆操作时,垫板以及基础固定位置不用接触,在灌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操作之前,混凝土表面需要保持湿润状态,同时在进行一侧灌浆操作时,垫板或者是模板都不能接触到。另外在开始灌浆时,疏导拌合物可以通过推板进行,在对一块垫板进行灌浆时,需要保证在初凝之前完成所有的灌浆操作,并且灌浆完成后需要养护7天,在养护完工后,再一次检查垫板,确保垫板安装的质量,如果发现有任何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就需要重新安装,直到合格为止。
2.轧机底座的安装
轧机的底座构成是两块底板,分别是入口和出口两部分的,在底座的安装过程中,出口一侧作为基础标准,然后就可以对入口一侧的底座标高、中心以及水平线进行相应的调整操作,利用精密水准仪、钢丝线以及经纬仪等设备设施来调整底板的水平线,同时对上表面的中心以及标高进行调整。通常在安装时,沉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0.2-0.5mm。底座的中心位置相对于轧机的轧制线平行度以及两底座之间的平行程度,需要利用机架接触和底座的垂直面作为基准进行操作调整。出口侧的底座为基准时,安装入口侧底座时需要注意,针对原先的设计尺寸要进行适当增大,根据轧机设计的相关尺寸以及重量进行调整,间距的适量增加,对于后续安装机架提供便利,将机架就位后,再根据原有的尺寸对入口侧的底座进行安装调整。
针对底座标高问题,需要结合轧机本身沉降情况,根据观测到的沉降记录对标高进行适当的提高,两底座标高、水平偏差以及重心位置等,都要按照设计中的规范要求,在底座调整完成后,需要根据相对应的位置紧固地脚的螺栓。在安装轧机底座时,检查出现偏差的主要方法有,针对标高问题,允许的误差范围在基准点±0.3mm,检查时可以使用水准仪、平尺以及内径千分尺等仪器。同时也可以使用这些仪器检查已经安装的设备,误差在±0.1mm。针对平面位置,检查时利用吊线锤以及钢尺等,主要是依照中心线安装0.2mm。针对水平度,轧机单个底座以及两底座之间的误差保持在0.05‰以内,检查时可以使用平尺或者是水平仪。针对于平行度,要求底座相对平行线以及轧机两底座之间的误差在0.05‰,检查可以使用拉钢丝线和内径千分尺。在调整底座的过程中,需要对底板与机架之间结合面的平面度以及水平度进行检查,在调整时要注意控制重现制作误差,对其与出厂检测是不是保持一致进行进一步检查。在找正的过程中需要对底板进行全面的复测,使制作误差重现,这样在安装时就能够针对制作误差进行弥补操作。
3.轧机机架的安装
在安装轧机机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底座与机架之间的接触面要保持清洁的状态,将杂物清理干净。两者的接触面上需要涂抹一层机油,使两者之间的摩擦能够减小,这样在找正的过程中轻微移动机架就更加方便。在将机架进行吊装之前,工作辊装置、弯辊装置以及轧辊锁紧装置等可以分开进行吊装,机架的重量能够降低,吊装时能够较好的处理。对机架进行吊装时,轧机的两底座外侧需要安装8块百分表,以便机架在就位过程中能够检测轧机底座,同时调整的过程中,结合相关数据,能够使底座恢复到原先位置。机架在就位后,入口侧的底座要向出口侧底座靠近,对机架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间隙进行检查,在对机架的中心线进行检查时,机架的窗口中心线可以作为基准,对于其垂直度以及水平度上的误差要合理的进行控制。检查机架垂直度误差,利用悬挂钢丝线的方式,在窗口的内侧、贴近轧线一侧以及出入口地方都悬挂上钢丝线,然后对上部位置以及下部位置进行检查,确定其垂直度误差。对于机架水平度误差的检查,通过框式水平仪检查机架下部油缸的安装面,对其沿轧制方向的尺寸进行测量,然后利用精密水准仪测量两机架之间的相对高程差值。机架各个部位的找正,同样需要考虑制作误差,然后通过合理方式进行弥补。机架横梁的连接,在紧固螺栓后要检查机架与横梁结合面的接触间距,局部间距需要小于0.1mm。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设备更新速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掌握轧机设备重点部位的安装技术,对于成套设备的安装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对重点部位进行安装时,还需要严格的控制其安装的精准度,使安装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廖辉. 轧机重点部位安装技术探析[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 000(009):156-158.
[2]余跃全. 轧机重点部位安装技术要求[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 No.264(10):23+65.
[3]王威. 浅析冷连轧机的安装技术要点[J]. 环球市场, 2017, 000(008):220-220.
[4]李广通. 浅析冷连轧机的安装技术要点[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000(015):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