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让学引思”理念为指导进行小学美术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独立探索问题,通过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深化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加深了他们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因此,美术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引思”理念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本文探讨了这一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以期为同仁带来一定启示。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美术;高效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素质教育已经得到广泛普及,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为此,美术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步将“让学引思”引入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和指导,力求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本文中,我针对让学引思这一理念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
一、注重学生自主收集信息能力的培养
在美术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的科目地不断增多,学习压力地不断加大,许多学生开始对美术教学不再那么关注,失去了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如果不进行深入地研究,那么对于之前学过的内容就会很快忘记。那么教师如果将让学引思的理念引进美术教学中,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独立收集信息,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有方向性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学习小泥塑造型时,许多学生创造出来的小泥塑大致相同,包括颜色和形状也非常相近。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相关的泥塑,然后在课堂上给他们以特定要求。粘土雕塑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和独创性。下课后,学生会积极收集不同的泥塑,然后通过整理并添加上自己的创意,完成一个个别样的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还帮助他们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创新力。
二、加强学生合作探究美术知识能力的培养
在让学引思模式的引导下,美术课堂的学习要重视突出思考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于合作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巧。通过小组合作还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出学生的特长,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这是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能够通过和团队的合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加全面的理解美术知识,看待美术教学中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装点我的居室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变废为宝的小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艺。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做好组员分工,有的学生负责废品的收集,有的学生符合绘制文案编写,有的学生负责动手操作。合作完成变废为宝的作品,最后,选出本组代表,上台来进行展示,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为创造出新颖的艺术作品而思考和设计,让每位学生的探究力得到了提升。同时通过合作让学生认识到了合作的意义,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性。
三、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导
在让学引思的教学模式中加強教师的教学指导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担负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而引导主要是借助于对学生具体的指导还有学生的评价来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及时的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不足获得进步。总之,教师必须要重视让学引思理念下教学评价和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能够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教学指导,真正的帮助学生获得美术能力的提升。
如在学习设计海报一节教学中。其实通过这堂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设计出美观的海报外还应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美术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那么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创意的海报制作时,可以对学生海报制作的思路和创意进行适当的点评,让学生认识到海报制作的现实意义。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的进度。
结束语 :在让学引思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美术教师一定要积极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通过教学的评价和指导积极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探究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让每堂美术课都是精彩的体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
[2] 孙帅.美术课浅谈[J].新课程(下),2013(12).
[3] 何瑞星.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高效[J].美术教育研究,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