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中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为基础,探讨将同伴反馈写作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从理念层面分析,同伴反馈写作教学策略有利于践行学生中心理念,促进合作式学习;从认知层面分析,同伴反馈写作教学策略不但能够被学习者接受,而且实践效果显著,虽然存在学习者可接受性的认知态度问题;从操作层面分析,同伴反馈写作教学策略适用于大课堂学生群体的写作教学,有利于减少教师批改的压力和负担。因此,在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同伴反馈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教学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关键词:同伴反馈;教学策略;高中英语写作;可行性
一、引言
写作是用语言表达想法的书面交流形式,在五种主要外语能力(听、说、读、写、译)中,写作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升学、就业还是日常交流、终身学习,提高写作能力都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偏弱(任永东,张健,2014)。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汉语式思维、语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时态语态错误、字数不够、标点符号错误等等(薛靖,2010)。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较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改变高中生写作能力薄弱的现状。
反馈是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写作错误的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反馈有三种常见的类型:教师反馈、同伴反馈与自我反馈,国内外学者在写作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同伴反馈教学策略,并在课堂上对其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伴反馈作为英语写作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被广泛采用。
二、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2.1 反馈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仅采用教师反馈这种模式。单一的教师反馈有很多缺点: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教师很难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的审阅和及时的反馈;对学生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不重视教师给出的反馈信息,只在意自己作文的分数情况,学生往往忽略教师给出的反馈建议。因此,学生在写作中,同样的错误经常出现,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2.2 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注重机械的输入和输出,学生的交际能力得不到足够的训练(崔莹,盖笑松,张绍杰,2019)。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这种传统的、基于行为主义的结果写作教学法,即注重模仿、背诵范文,在这种教学法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写作的过程遭到了忽视,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只写一稿,教师作为学生写作唯一的评阅者,只给出一次反馈评价,导致教学效果甚微。
2.3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自主性较低
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中,多以教师为中心,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只能作为被评阅者,接受教师的反馈。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自主性得不到发展。在大班授课且缺少教学资源的高中英语教学情况下,由于学习者数量大,教师批改任务负担过重,因此常常不能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认真和细致地评改,有些教师甚至给出刻板的、不清晰的反馈,因此学生无法理解全部的反馈信息。
我国外语界也早已关注学生中心理念,提倡合作式学习,如在教学大纲、教材编写领域已体现出这一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但在高中英语课堂,这一理念尚未发挥其指导作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教学理念的滞后压制了高中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也阻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2.4 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
在高中英语课堂,长期的应试教学模式使学习者形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课堂上依赖教师,被动地参与写作过程。在修改自身写作的过程中,也缺乏主动思考,只是按照教师反馈的评价进行修改,不探究修改的原因,因此写作能力提高缓慢。
三、同伴反馈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
3.1 理念层面的可行性
同伴反馈写作教学策略是伴随教学理念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的过程中产生的,它遵循了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并促进了外语教学理念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出现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外语教育的主要变化之一,这一理念对外语教学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影响。将同伴反馈方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不仅是教学法的改变,也是对当今高中英语教学理念的更新。
3.2 认知层面的可行性
通过同伴间相互评价的写作教学方法,学生可以理解和熟练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准和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降低写作焦虑感,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使学习成为轻松的过程(白丽茹,2013;吴锦,张在新,2000)。Berg(1999)认为,和教师反馈相比,同伴反馈对于学习者写作质量的改进和写作能力及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影响,而且适用于不同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因此,对于我国高中生来说,同伴反馈写作教学策略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3 操作层面的可行性
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各类学校平均班额为30至50人,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英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数量多,教师在批改时的任务负担重,因此常常不能做到对每一个学习者进行认真与细致地评改,倾向于只给学生指出语言层面的问题而忽略意义层面的问题; 或者教师在批改时的评语过于简练,使得学生难以理解,甚至出现理解的错误。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英语学习者的书面产出能力较弱(战丽莉,2013),其主要原因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群体大,普遍大班上课,因此教师难以承受写作批改的沉重负担;教师中心的传统理念仍在主导地位,即使在写作教学中有批改反馈,也只是采用教师反馈的方式。二是长期的应试教学模式使学习者形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课堂上依赖教师,被动地参与写作过程; 在修改自身写作的过程中,也缺乏主动思考,只是按照教师反馈的评价进行修改,不探究修改的原因,因此写作能力提高缓慢。由于同伴反馈法可以解决大班上课、教师批改任务繁重的问题,因此它与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完全契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
四、结语
作为一种写作教学策略,同伴反馈可以为外语学习者提供协商意义和发展外语能力的机会;鼓励合作学习,创造社会互动环境;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从理念层面、认知层面还是操作层面,同伴反馈教学策略都与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相契合,将其应用于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Berg, E. C. (1999). The effects of trained peer response on ESL students’ revision types and writing quality.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8), 215-241.
[2] Zamel, V. (1985). Responding to student writing. TESOL Quarterly, (1).
[3]白丽茹(2013),基础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反馈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检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51-56.
[4] 李旭奎、魏新峰(2012),同伴反馈在二语写作中的作用研究:回顾与启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22-25.
[5]刘永厚(2015),英语专业写作小组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效果研究,《外语界》(1):48-55.
[6]任永东、张健(2014),论过程体裁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课程与教学》(5):80-83.
[7] 吴锦、张在新(2000),英语写作教学新探——论写前阶段的可行性,《外语教学与研究》(3):213-240.
[8]薛靖(2010),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浅见,《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291-292.
作者简介:王晓晨(1995.02.25—),男,汉族,籍贯:吉林白山人,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