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深入发展阶段,这一次改革从教育理念、指导思想、教材内容、课程标准、考试组织等多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是很大的挑战。总的来看,新的教育生态要求教师解决两大问题:如何在新教材的语境下构建高效课堂;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在于构建高效的课堂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过程的模型化,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学校的目标导学模式,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总结出了高中历史“235”高效课堂模式。现将本模式的内容介绍如下,求教育于各位同仁。
本模式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依据,主要包括目标分类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2”指的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主题要素的积极互动,即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3”指的是学习的三个阶段,学生维度:课前预习阶段(知道目标)、课堂学习阶段(达成目标)、课后复习阶段(巩固目标),教师维度:课前制定目标、课堂指导学生达成目标、课后检查目标巩固程度,三个阶段均以教学案为依托,教学案分为三部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的巩固。其中预习部分以形象的思维导图、数轴为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体框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数轴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养成。课中学习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学为主,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问题是推动学生完成任务的桥梁和纽带,所设置的问题要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后巩固以测试题为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题既要有指向教材内容的封闭性的题目,又要有测试学生较高层级素养的试题。 “5”指的是课堂学习阶段的五个重要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演讲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布置预习。下面一《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例,将课堂教学5个环节展示一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的情境以陌生的、复杂的情境为主,多创设社会生活情境、学术情境,同时所创情境要对学生的认知要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本课以“哥伦布大交换”的概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展示文字: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关于生物、 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在人类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 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这种生态学上的变革,便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哥伦布大交换的内容是什么?引发大交换的原因是什么?大交换带来什么影响?通过逻辑递进的三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环节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学会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锻炼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其社会参与方面的核心素养。任务1,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以课本内容为情境,创设问题:读课本第一子目内容,概括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的表现?分析其特点?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教材P41历史纵横,探究本时期“物种大交流”对中国的影响?任务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以教材内容为情境,创设问题: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扩展的表现?“三角贸易”的内容及影响?以中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任务3,早期殖民扩张。以教材材料为情境,提出问题:概括早期殖民扩张的国家及其殖民表现?分析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联系上节课内容,并结合本节课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通过三大任务的学习,学生构建起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环节三:成果展示、演讲交流。本环节主要包括两个互动,一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的成果。通过板演、问答、面向全组或全班同学演讲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另一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合作共同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阐释。总之,本环节是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纠正并巩固上一环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形成的认知。环节四:归纳总结、提升拓展。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最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节课知识展示出来:
环节五:反馈训练、布置预习。呈现两种类型的题,一种是指向教材知识的题目,如
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
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D.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解答此题学生需要以掌握知识为基础,解释题干中的新情境,分析得出答案。
最后,将下一节课的预习案发给学生,指导其预习下一课。
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是对于教学模式的运用切不可僵化的套用,要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教学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将教学模式的作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