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使用地图的习惯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康权
[导读] 本文简单的阐述了几种培养学生使用地图习惯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摘要: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地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因为地图可以说是学习地理的“第二门语言”,所以初中地理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够很好的看懂地图、使用地图以及会画地图等能力,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构建地理空间概念,能够很好的提升初中生的地理实操能力以及思维想象能力。本文简单的阐述了几种培养学生使用地图习惯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  使用习惯
        由于我国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深入,致使初中地理这一学科不在中考的必考科目之内,因此就导致绝大多数的学生不愿意学地理,并且对地理这一学科也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我国地理的教学标准中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方面的知识也明确的提出了地图承载着我国全方面的地理信息,地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用来学习地理的必要用具。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老师必须要重视地理图像,要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础方法。地图也是能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空间的一种学习用具。那么初中地理老师怎样培养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地图学习习惯呢?
        一、地理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地图的作用
        初中地理这一学科是来研究和认识地球表面的土壤、天气气候、花草树木以及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等各种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现象,地理指的是全球或某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因素的一个统称。地理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一书中,易经最初的作用是用来预测天气的。地理这一学科中讲述的地理分布与地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学生们可以通过地图直观形象的看到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地理教学老师可以结合它们的分布规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想象能力,以此来调动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如果初中地理教学老师没有利用地图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老师就不能够有效的完成自身教学任务,也不能够很好的提升地理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初中地理教学老师如果想要培养学生能够养成一个使用地图的好习惯,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准确的掌握有关于地图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只有明确了相关的地图概念才能来读懂地图和使用地图。地图的基本知识大概可以形容成四个方面: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方位、地图上的图例表示以及等值线。中学生必须要明白比例尺跟图上距离以及实地距离之间的联系,也需要知道三种公式之间的换算方式。学生能够找准方向是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环节,老师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地图的不同判读方法,通常我们确定方向的标准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并根据这些再来确定东北方位、东南方位、西北方位以及西南方位等四个方向。但是如果学生掌握了多种方向的判定方法,就会知道可以利用经纬度来找方向,但是难度较大的是在正轴方位的经纬网地图上来判别方向,此时老师就需要告诉学生一个规律:在经纬度上指向北极的方向就是北。以此来帮助学生能够继续判别其他的方位。图例就是地球上的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的展示方式,俗称地图上的语言。学生们只需要记住一些常常能够用到的图例就可以了,比如河流、铁路、城市等等就能够有效的提升读懂地图的速度了。等值线就是一些地方或者城市的地形图或者是气温平均分布图以及降水量分布图,这些都是地理知识难点也是重点。


        三、掌握读图方法
        (一)特征观察法
        特征观察指的就是学生要根据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态两个方面去观察和判断。比如某中学的地理老师在教学《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在白板上画出长江的干流情况,以此让学生对长江的中上游及中下游进行观察,学生就能够观察到长江的中上游像字母V,而中下游却像字母W,地理老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们注意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都是什么地方,学生们进行观察的时候就可以发现长江的上游是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县,中游呢是鄱阳湖和洞庭湖,下游呢就是湘江和赣江。
        (二)类比观察法
        有些地图呢有很明显的相似之处,学生们在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联系起来,像看到等高线图的时候就可以想到等温线图以及等降水量图等等。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等高线图的概念和特点的读取方式来应用到等降水量图中。
        (三)点线面结合观察法
        “点线面”中的点指的就是城市之间的分布以及资源情况的分布情况,线指的就是河流线和交通线,面指的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或者是地区与国家之间。老师不仅要教学生会分析点线面之间的空间分布特点,也要让他们考虑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在学习地理方面的知识时,不要去一味死板的背诵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要常常去读懂地图、使用地图,然后再利用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具体的图形刻在脑海里。
        四、培养学生主动利用地图来探究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对地图的使用往往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比如就是把课本上的地名或者地形搬到地图上来进行教学,这只是一个单一、枯燥无聊的教学过程。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地图,可以从收集到的地图上找到有用的信息,根据信息来分析或者说明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或者相同点以及差异。像在教学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有哪些的时候,地理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有哪些,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们以启发,这些差异受到了哪些地理因素的影响等等,这样学生们就会主动积极的从地图中找到条件来说明了。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地图中去寻找,比如也可以从《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可以看到南方和北方处于不同的温度带,所以南方和北方的农作物也不相同。这样就达到了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使用地图的教学目标了。
        五、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生在学习地理这一学科时,能够有效的使用地理地图是一项基本的要求和基本的技能。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老师必须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多引导学生进行读图、用读,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有效的使用地图来解决地理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能够很好的使用地图也大大的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费行.初中生对教学地图的认知与教学地图的使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6):11-13.
        [2]王玉洁. 初中生地图能力差异性及培养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