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本单位。不同电子产品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因此,我们使用不同的电子产品,就要选择不同功能、性能的电子元器件。比如,我们熟悉的人工智能、温控、声控等电子产品,都是由不同的电气元器件组成的。基于此,以下对电子元器件检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检测;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种工具设备广泛被人们运用,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无所不见。然后这些设备的内部则是由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上亿个电子元器件组成。这些元器件互相搭配,发挥各自的功能,最终让整个设备系统正常运行。然而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前提是每个电子元器件性能都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在设备系统出现故障后,如何才能找出有问题的电子元器件。所以电子元器件的检测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不仅在设备故障后发挥作用,平时维护时也能提前做好防范。最终确保设备系统的正常工作。
1电子元器件的定义
电子元器件是指在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电路当中进行电子、光电、机电、电气控制的基本元器件,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要求,由一个或多个单位共同组成,具有完整性,在不进行暴力破坏的条件下无法对其进行分解。
2检测技术及电子元器件检测技术分析
2.1检测技术
是围绕参数检测信号和检测分析等信息获取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和运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检测技术涉及面很广,国家有专门检测机构,还有开展各种校准的公司,其目的就是为设备提供检测数据,保证数据准确可靠。一般的检测机构往往都是以整台设备甚至系统为一个单位进行检测。比如说计量检测其标准有主标准、副标准、工作标准;计量检测还分为检定、校准、测试。
2.2检测工具
检测工具性能的优劣是决定电子元器件检测精确度的关键因素。万用表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电子元器件检测工具。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使用万用表就可以对电子元器件的电压、电流、电阻等进行检测。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数字式万用表在电子元器件检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使用万用表可以进行电阻器、二极管、晶体管、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所以,掌握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方法,作为电子元器件检测的基础,为检测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2.3电子检测
是指泛指以电子技术作为基本手段的测试技术。电子检测的特点是以电子技术为理论依据,以设备和电子测试仪器为手段,对非电量和电量实行测量。电量检测内容包括:电能量测量、电子元件参数测量、电信号特效测量、电子设备性能测量。各项测量内容也各有区别,其重要性也都不一样,其中尤以时间、频率、相位、电压、阻抗等这些基本电参数测量更加重要。其他的往往都是以这些参数为基础发展演变过来的。比如放大器的增益测量中实际就是输入和输出端电压测量,二脉冲型号波形参数测量就是时间和电压的测量。所以很多元器件的检测其实项目上都可以进行分解,分解成几个常见的基础量,这有点像计量的几个基本量一样,最终都是有这几个基本量组成。而在很多领域则是对非基本量进行检测的,这些领域有航天航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3电子元器件检测问题的应对措施
3.1观察法
第一,静态观察法。在电子元器件未通电前提下针对待检元器件利用目测方式进行检测,观察元器件是否脱落,针对线圈破损情况、锈蚀情况、短路情况、焊接及漏液等情况进行观察。
找准观察重点,例如在检测电容器时需观察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污垢、锈蚀、缺口、标志,确保电容元器件型号与设备配置要求相符,相关元器件可以自由转动;主要针对电阻器引线进行观察,确保其无烧灼、折断等问题;在检测电感器时需关注其表面是否霉腐,确保其线圈未松落,引脚无锈蚀、折损问题;第二,动态观察法。在电子元器件通电运行前提下针对待检元器件进行观察检测,借助嗅觉、听觉、视觉、触觉予以评断。
3.2强化专家咨询和评审把关
形成总体、分系统、单机三级电子元器件评审制度。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是两种形式,首先是需要加强管理,综合化地对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进行评审,另外是需要重视细节,对各个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评审。电子设备的故障往往体现在电子元器件的失效,问题有可能是由于外界干扰导致的,或者元件出现一定的固有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所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出现的问题,注意对电子元器件的固有质量缺陷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出现缺陷的具体原因,是设计缺陷导致质量问题,还是个别质量问题。在此过程中重视专家咨询,通过专家评审和咨询等各种方式加强管理,将电子元器件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解决。
3.3失效分析法
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当前在电子元器件检测过程中应用潜力较大的检测手段,可充分了解电子元器件失效内因,提高检测结果精确性,使电子元器件及其所在设备质量得以保障。根据检测需求应用分析检测技术及有关仪器,常用检测技术有微分析技术、光辐射技术、声学显微镜技术、红外分析及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技术。以红外技术为例,检测人员需将检测设备置于待检元器件合理区域内,通过测定元器件波长,整合测定数据信息,针对该元器件故障问题予以测定,指引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及行业要求展开故障排查工作,这就要求检测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树立信息化检测问题解决意识,推动电子元器件检测活动朝着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3.4推行可靠性设计和降额设计
需要对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制定并加强推广,展开可靠性设计,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控制元器件的使用,保证效率,让元器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承受的应力低于其额定值,这样可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各个元器件的可靠性。需要放到对每个元器件所承受的应力。元器件的降额设计是确保可靠性的重要基础,依照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元器件失效主要是因为超音力所导致的。
4电子元器件检测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未来的设备系统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在一个设备中用到的电子元器件数量和种类也都会越来越多,这无疑加大电子元器件检测的难度和工作量。此时,仅靠检测人员进行手动检测,就显得力不从心。而且高强度的工作也会降低电子元器件检测的准确性,所以继续寻找新的检测方式。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领域都实现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机械自动化有其自身的优势:出错率低、效率高、成本低、使用环境限制小等。所以未来电子元器件检测的发展势必是朝着自动化检测方向进行。同时检测技术也是自动化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存,共同发展。电子元器件检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走向检测系统化发展的道路。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今后的发展肯定会多元化,势必更加准确和完善,在保障设备系统正常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结束语
电子元器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受系统、环境、操作、装配、老化、管理等因素影响出现故障问题,需检测人员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检测方法判定电子元器件故障问题诱因,以此为由根据国家标准制定故障问题解决方案,旨在保障电子元器件质量合规,其所在设备安全稳定,同时在实践中总结检修经验,助推电子元器件检测活动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迪华.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误差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1):70-71.
[2]刘琦,许文茜,靳秋平.模拟电路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分析[J].科技风,2019(08):205.
[3]林俊,胡颖.浅谈电子元器件检测及误差分析[J].电子世界,2019(04):32-33.
[4]李德.试论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与检测筛选[J].中国新通信,2018,20(22):227.
[5]杜志康.关于电子元器件检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分析[J].电子测试,2018(0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