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建筑业的要求日益提升。然而随着当前建筑施工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施工对自然的损害程度,促进绿色建筑设计不断优化、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与原则,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实施绿色建筑设计应考虑的各种因素,最后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了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结合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不断优化和发展,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优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金山银山,步入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建筑行业具有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的特点。据有关调查显示,建筑产业资源消耗占据总资源消耗量的60%以上,因此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保障工程效益[1]。绿色建筑设计中融合了环保和节能两大理念,细分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项,这就需要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细节出发,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绿色环保效益。
2 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
2.1 改善建筑原材料的环保性能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绿色的建筑材料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建筑材料在选择过程中应该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提高对绿色材料应用的重视,加大对于绿色材料采购的资金投入。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主要是为了提升环保性能,因此应该选择对能源的消耗非常小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应用具有长远意义,可以减少施工的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为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对自然环境不造成危害,因此应该加强对材料环保性能的关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对材料的选择时应该对材料的成分进行深入的分析,材料应该可以实现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循环使用[2]。
2.2 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量耗损
进行建筑绿色设计还应该在运输过程中减少能耗,将能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对于材料的运输等,需要对路线以及人员的安排进行详细的规划,将绿色理念得到贯彻落实。对于材料的采购,首先要制定采购方案,根据建筑工程中的实际需求以及建筑的规模等对材料的采购方案进行制定,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控制成本,对材料的数量以及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生产运输过程中需要根据材料的数量以及规格,对材料的运输进行计划,通过对车辆以及运输路线的规划减少能量的损耗。相关单位应该将生产单位以及工程建筑环境相结合,完善运输路径规划操作。对于材料的运输应该遵循就近原则,因为如果运输路途比较遥远,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颠簸以及其他情况,对于材料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如果出现损坏,会对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影响。
3 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3.1 光照、通风的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对光照进行设计时,应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定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从而保障建筑物有充足的光照,满足居民对关照的需求,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通风设计时,设计师可以设计南北通透的户型,与此同时还应坚持自然通风的原则,从而实现冬暖夏凉的目的。例如,在对建筑物第一层进行设计时,可以巧妙的利用自然通风,设计为首层架空形式,从而增加整个小区内部的通风量,除此之外还可以起到遮阳避暑的效果。根据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设计科学合理的通风标准,对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保障通风流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物资源的耗费。根据住户的要求,设计师还应设计合理的窗户防风性,并且在此过程中运用节能窗,这样可以防止光污染的发生,加大通风力度。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提高对通风设计的重视度,创新设计观念,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物节能环保的目的[3]。
3.2 布局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中,布局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需要设计人员做好现场资源的全面考察,并通过合理方式增大现场资源利用率,减少人工建造痕迹,降低非可再生能源的过度消耗。同时在建筑布局设计中,要减小建筑物的热能吸收,控制好室内温度。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关键有以下几点:首先,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同时,优化调整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增大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空调、照明等设施所带来的能源损耗。其次,对周边环境特征予以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现有地势优势,完成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再次,明确建筑设计要求,根据所在区域特征对建筑布局及朝向实行科学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光远来加强室内照明效果,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最后,合理规划建筑间距,以免因过于密集而破坏建筑采光效果,进而降低建筑空间照明质量,提升能源使用率。
3.3 绿色建筑围护中的节能设计
从绿色建筑的整体设计上看,建筑围护的节能设计需要符合节能减排原则,尽可能使用采光好、热阻小的围护结构。当前,许多建筑设计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为透明围护,透明围护结构的热阻非常小,但是太阳辐射量却非常大,与其他围护结构相比,需要在透明围护外部设置遮阳物,减少采光太阳辐射量。不仅如此,透明围护结构的热性能也比较差,在使用这种围护结构时,必须要安装合适的遮挡设备,才能够有效地减少空调的能耗。因此,在设计绿色建筑窗户和外墙时,需要尽可能减少透明围护结构的使用。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SUVA办公楼改建中,保留原有建筑的砖墙,巧妙地结合窗洞的位置增设玻璃幕墙,形成双层体系。每一楼层的双层体系表面分为三部分,上段由隔热玻璃和棱柱板构成,可以根据太阳高度角调节合适角度,变化棱柱板的角度可以阻挡太阳辐射,也可以让阳光进入室内。中段为人工控制的视窗,由透明的隔热玻璃构成。最下段是依温度调节的集热板,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立面的变化受到日照强度、室外温度、时间、风力和降雨等因素的影响。这个立面设计力图一方面充分利用日光,另一方面满足建筑师“随四季变化的立面”的设想。
4 结束语
总结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的的短缺,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循环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利用各项绿色建筑技术,并将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结合,降低建筑设计施工成本,使建筑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鑫.关于绿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121-122.
[2] 冉鹏.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70.
[3] 刘建鑫.绿色建筑设计与低碳社区分析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84-85.
[4] 尤洛峰.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要点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98+101.
[5] 冯海桃.绿色建筑设计模拟分析的实践与总结[J].建材与装饰,2018(29):102-103.
作者简介:赵伟力(1989.04.03~)?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安徽? 学历:本科? 现工作单位:新疆现代城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屯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