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学校管理工作当中,班级属于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场所。在班级内部,班主任充当着教育者与管理者的角色,更是学校管理学生、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对于初中班主任而言,科学的管理方式与决策方法,会直接影响到班级内部的氛围,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活动的有序进行,与班主任管理水平有着必然管理。本文首先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措施,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下 班级管理 创新研究
为了使我国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下面的几点要求:班级管理的内容要更加多样化,班级管理的项目要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完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发挥其对学习的主动性;创造一个充满乐趣的班级环境,激发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兴趣,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共同促进班级的发展;提高学生班级管理的自主性,主动学习相关的班级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养成。 初中生此时处于身体的发展时期,身心发展还不完善,在课堂上也喜欢发呆或者和别人说话而不好好听课,所以班主做好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好了,学生才能在舒适的班集体中更好地学习,更加努力的学习,只有班主任制定了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让学生更安心地在班级中学习。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路人,是整个班级的内核,要想班集体变得好,核心就必须要起到一个领导示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班级管理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学习。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
班主任只有将自身引导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自身的引导作用与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有着直接关联。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教会学生正确认知周围的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生自主把控自我约束与自我释放。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实践之后,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充分发挥班主任培养者作用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用发展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长板与短板,充当培养者的角色,在加强自我教育的同时,还应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提高学生各项能力。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教师既要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会学生该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其所之所想,以此感化学生的心灵,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方法。
(三)充分发挥组织者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内部充当着组织者的角色,为给班级内部培养更多人才,选择优秀的班干部。班主任为全面了解班级内部实际情况,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于思维缜密、成绩优异,同时愿意参与到学生服务当中的学生的作为班级班干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干部的协调能够起到关键作用,保证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充分发挥班主任沟通者作用
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家长、学校、教师的相互协作。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应发挥沟通者的作用,加强与班级任课教师的交流互动,还应与学生加强积极沟通,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协调学生彼此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融合,能够将教育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初中班级常见管理问题
(一)学生缺乏集体观念
纵观当前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出现是家庭的焦点,家长会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迁就与溺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愿意接受外部的意见,认为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学生集体观念的缺失,为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难度。随着学生个性化特征的越发明显,集体观念的缺失为学生今后的長期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班主任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班级管理需求,初中班主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不断改变与提升自我,将班级管理当中的难题逐一化解。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既需要硬性指标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促进学生今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因教师管理水平的缺失,极易与学生形成对峙局面,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会增强学生的厌烦心理。
三、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保证班级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班级的班风与班貌。班主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兴趣,与班级班规相互结合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设立班级工作管理小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制定合理的班规,融入学习、纪律、品德等各方面的内容,填充学生的日常生活,制定具有约束性的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二)丰富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开展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方法,引导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学生减少对教师的芥蒂,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当中。另外,班主任可以在班内的交流放置一个意见箱,通过这样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匿名提出自己的意见,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提出的问题,逐一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分类归纳问题,找到提高学生整体面貌的途径。
组织班级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将教育的理念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比如开展“文明讲话”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讲文明语言,不说不文明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处处体现文明,展现出一个初中生的文化素质修养,以此来教育学生。班主任在设计班级活动时,要结合学校相关的教育制度,也要注意与本班的学生群体特点相结合,这样设计出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与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很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新的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如今的初中班级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是班级的支柱。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融入教育观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多关爱学生,这样的话学生才能从心底里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重视,从而更加配合班主任的相关工作,也能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更好地管理班集体。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发展未来。 班主任充当着管理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班主任对以往的工作方式进行改进,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落实其中,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互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促进学生今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探索与研究[A]. 李枝友,李特,匡贵.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C]. 2017
【2】.班级里的那些孩子——有些人只需要一个人的掌声,有些人需要很多人的掌声[A]. 董慧.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一等奖论文集[C]. 2016
【3】.班主任工作效能与学生自主管理研究[A]. 何平清,张均,林小红,丁万洁,石小燕,陈立明.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