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学校管理姜红群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姜红群
[导读]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 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小学学校管理又是一项繁杂的任务,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因此本文从“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从而优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学校 管理模式 ;有效开展
        一、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
        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结合师生实情,体现实效性特点。以人为本理念是以人为中心,按照不同实情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管理的高效开展。而如今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第一,忽视了对教师的管理。学校只对学生严格管理,却忽视了对教师的管理,但教师在教学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一旦学校缺乏对教师的管理,就会对学校整体管理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缺乏民主性和人文关怀管理。因教师管理理念落后造成民主意识的缺乏、人文管理的疏忽,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也忽略了教师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因此,学校开展的活动没有以学生思想发展为主要目的,学生参与度较低,更不愿意接受学校的管理,致使教师参与度也随之下降。第三,管理体制落后。如今很多学校的管理理念还未转变,只在乎怎样为学生传授知识,在学生思想培养方面缺乏重视,对其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也缺少关注。而管理体制的落后,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学校管理的策略探究
        1.小学教育思想要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作为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师生之间树立合理的教育观念,以确保小学教育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必须坚持贯彻执行党的素质教育方针,贯彻执行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必须遵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并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进行实施。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并且,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领先地位,并动员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事业继任者。
        2.学校教育必须纳入民主管理
        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实行民主管理。 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动员教师积极性的能力和学生动员主动性的能力;教师管理,日常管理和特定教师工作的细节必须渗透到学生中,受到学生的爱戴并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学生的教学管理必须体现人文关怀。

政教机构和学校教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激励学生努力工作,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积极向上,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和高尚的伦理道德情操,并帮助学生发展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学校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若干积极措施,鼓励教师努力学习,逐步提高自身教学的水平和专业素质,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3.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创新教师管理体制
  教师是学校教学原则,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者。同时,它们也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前者主要体现在教师执行教学工作,并且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教学管理方面。但是,在以前的教学管理模式中,教师通常在系统的限制下处于被动位置。教师受到各种学校规章制度,传统教学机制,课程,教学计划,学校教学安排,课程安排等的限制。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这种管理观念也使以人为本的意识逐渐淡化到教学管理中,使教师难以达到实际的效用。因此,有必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纳入教学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在创新意识和自主精神的推动下,积极拓展教学途径。它可以激励教师自主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更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学校校风和师风建设
        学校要想确保管理有效性的提高,师生必须积极配合管理者的工作。为了达到这一管理要求,我们需要加强校风建设,结合师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大多数通过管理者本身的权限来实现节制的目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所做的工作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甚至导致而师生排斥管理。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关制度和措施以及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发展,来优化管理条件,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基于人的积极应用,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是为了鼓励和指导学生和教师。例如,当一组新的新教师被引入学校时,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应组织教学示范活动,以便通过调换老教师尽快将新教师纳入新的工作环境。同时,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管理,有关管理机构必须抓好学校道德规范建设,定期开展教师交流活动。他们可以及时就教学主题进行交流,并为新教师提供培训机会。 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还必须建立绩效管理机制,评估教师的教育成绩,使用信息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建立信息化的学校管理平台,全面改善学校管理教育和培训的水平和成就,实现科学化的教育研究,实现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
        简而言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今小学管理的必然选择。将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每个管理者的实际执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的管理水平,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顾水林.“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
        [2]刘玉萍."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9)
[3]赵金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