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家校合作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彭丽
[导读] 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以往的教育方式中都是老师占据绝对的主体,但在现代化教育中,更加提倡家长和家庭回归小学教育。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能够更好地实现班级的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小学生各个方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校合作;班级管理;策略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两个方面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作用。在过去,许多专家都认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校所发挥的作用最为重要的,小学期间是一个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要注重加强班级管理,而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协调配合则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是针对家校合作对班级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一、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分担教师的教学任务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许多专家提出开展小班制教学,但因为我国有较大的人口基数,同时因为二胎政策的提出,在未来小学生的数量将会急剧增长。小学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很难顾全到学生的方方面面需求的。比如,有些知识老师讲得比较快,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一些学生为了不被老师批评,而采取抄作业的方式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如果有家长的共同参与,就可以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家长可以将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反馈给老师,既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更加了解,也能防止学生互相抄作业。
        (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进入小学后,学生白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比较多的。由于当前人们处在一个快节奏生活的社会,家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的,只有在晚上才有些许时间和孩子相处,这样其实是很难深入了解到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的。比如,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仅仅通过学校老师单方面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老师和家长两者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了解到学生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并积极引导他们,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促进因材施教的开展
        通常情况下,如果仅仅只有老师参与班级的管理,学生成绩只是老师最先考虑的方面,因而,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会受到老师的更多关注,从而导致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内心受到打击,如果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开导措施,往往会使得这部分学生要么过于在乎成绩,要么直接放弃学习。而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就能更加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可以在家校合作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推动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二、开展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提高对共同教育认知
        为了确保开展家校合作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全体教师和孩子的家长都要进一步提升对教育重要性和意义的认知,找准每个人在孩子成长和学习过程当中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之后,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责任进行教育工作,积极配合,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具体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思想指引行动,明确互相配合的重要性,高效地开展家校教育活动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里,提升学习的效率。第二,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保持互相尊重,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教师不应该因自身职业而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才有利于教师与家长能够更好的进行沟通,了解到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保证家校教育同步进行,保证其高度统一。比如现在很多小学会创建一个微信群让所有教师和家长都加入其中,然后各科教师把相应的课后任务下达在群文件当中,以便于家长能够及时督促孩子按时完成课后作业。除此之外,还会定期开展家长会议,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与孩子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加强家校双方的沟通
        家校合作教育不但需要家长持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同时还需要学校教师的积极配合,将学校的应试教育与家长的科学教育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成绩。现在学校的监督来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的家长加强沟通和交流,找到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了解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制作家庭教育手册,定期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情况,有利于让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孩子身心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机构还可以给予家长一些可行的指导意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提供一定资金上的援助,帮助家长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除此之外,也可以设置家长热线,方便及时地与家长开展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一些学校为了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会开展一些亲子趣味性活动。这些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够让家长和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比如,包饺子、做寿司和插画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共同参与,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课本上的知识,还提高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了解,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同时还提升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度,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相互了解。其实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许多家长往往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使得彼此之间不够了解而产生许多家庭矛盾,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积极开展亲子之间的实践活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更好的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培养出更加全面的社会型人才,必须要加强学生小学教育的培养。小学时期是一个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对其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都至关重要。因而,必须要注重对班级的管理,将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伟霞.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34.
[2]杨柠. 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