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研究 韦书标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韦书标
[导读] 摘要: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作为目前依旧难以难克的质量问题,仍需要我们对其产生原因、类型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广西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  537400
        摘要: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作为目前依旧难以难克的质量问题,仍需要我们对其产生原因、类型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裂缝在不同部位、结构中,产生形式也有所不同。而这些裂缝均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楼板产生渗水最终锈蚀楼板内的钢筋,影响建筑物的耐久度。基于此,本文章对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研究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混凝土具有成本低,抗压性强,易于加工的特点,在现代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房屋建设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技术应该明确相关技术指标,以提升水平保障技术安全为基础,高效提升整体房屋的使用质量安全。
        1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
        1.1混凝土材料
        首先,在制造混凝土时,粗骨料中含有许多的针状岩石,加上使用的量比较多,就增加了混凝土中的空隙。如果混凝土混合物中含有过多的泥浆或细浆的粒径太大,则可能会破坏夏季施工中混凝土的凝结性。此外,在凝结的土壤中使用各种骨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的现象。其次,在选择水泥时,使用矿渣水泥或低热量的水泥,再加上混凝土过多的水灰配比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最后,在混凝土中发生诸如分泌水的事件,会在极大程度上导致混凝土分布不均匀,当混凝土的完整性较低时,就会出现许多的裂缝。如果将过多的材料(如粉煤灰)等添加到混凝土中,就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1.2在输送环节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需要材料输送,在材料输送的环节当中应该不断优化,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安全效益。在使用输送过程中科学地进行技术整理,保证全面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安全性,维护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其不发生掺杂或泄露,保证混凝土的直接质量,在基本运输环节中应该采用杨幂性的运输设备,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直接装卸。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温度裂缝
        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在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会扩张,使工程建筑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大小有所不同。为了规避裂缝问题,技术人员在搅拌混凝土时,可以加入适量缓凝剂,减缓水泥的水化速度,减少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另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少量钢筋和纤维,提高混凝土构建的抗变形能力,减少温度裂缝;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可以使用液压活塞式混凝土泵,降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浇筑温度,缓解温度裂缝问题。
        2.2施工速度过快
        现在的工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大都会想方设法缩短工期,因而施工的速度便大大加快,尤其是立体式施工的现在,施工的各个阶段被打乱,多个施工队同时进行建设工作,彼此之间经常被催促着完工,因而出现混凝土的搅拌不够充分,各原材料的投放比例不严格的现象,导致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
        3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3.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预应力混凝土是为了防止结构构件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之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压应力,在后期受力时能够抵消受拉区构件所受的力,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者不使混凝土产生裂缝。预应力混凝土近些年来逐渐应用于各类较大跨度的结构中,如车库会议厅等。这种措施是从受力的角度来对裂缝进行控制,其本身的极限承载力并没有改变。在缺少柱支撑的地方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减少了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增长结构的寿命。


        3.2严控设计
        分析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原因,重点关注混凝土楼板裂缝可能出现区域,参照进行结构设计。通常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先计算变形、荷载、裂缝,在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配筋。但实践表明,这还无法从根本上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进行有效的解决。基于此,在结构设计上还应做好三个措施:①依照有关标准及相关规范,对混凝土耐久性指标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增加耐久要求。②合理的布置保温层、屋面板温度钢筋、隔热层等。③配置合理的构造筋于可能产生集中应力的部位,在应立集中部位可采取钢筋网片或细直径的变形钢筋。只有这样严控设计标准,注意设计细节才能做好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工作。
        3.3优化原材料的管理机制
        在裂缝预防中,控制原材料质量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对预防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当前应重视对施工原材料的管理机制优化。首先,应从原材料采购环节加强管理,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采购环节对原材料的质量做出检验。如:对砂石的含碱量做出检测,避免采购砂石具备较高的含碱量;对泥沙的粗细程度进行检验,确保泥沙粗细程度适中;同时还应对各类添加剂的采购质量进行检验,保证现浇混凝土所用施工材料的质量都达到规范要求、设计要求。此外,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各类材料的参数量,确保混凝土配制的质量。通常为达到较好的配制效果,在实际施工之前,应做好试验调整工作,根据混凝土楼板所需要的强度等级、和易性要求等来调整混凝土配比,以达到提升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的。同时在试验调整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砂率、空隙率等保持关注,从而找出更为有效的混凝土配比,提升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整体质量,使其能够具备较高的抗裂强度。
        3.4有效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施工裂缝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失误、环境和温度条件等,裂缝出现后,在不及时管控的情况下会更加严重。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混凝土强度管理,避免出现裂缝问题,还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预防,集中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整体质量。
        3.5合理控制建筑混凝土的温度
        根据建筑施工区域的不同,早晚之间会有温差,并且某些区域比较明显,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如果室内外的温度差异很大,也会产生裂缝。为了加强对这种现象的预防,减少裂缝的形成并最小化室内外的温度变化,应减小热区混凝土的厚度。另外,为了降低材料的温度,应采取降温方式降低材料温度,使混凝土成形。可以采用浇筑冷却结构方法,将冷水倒入温度过高的区域,从而减少阳光带来的热量,抑制物料温度的上升。在室内,可以将冷凝器管连接到管的冷却壁上。在温度突然变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建筑物进行保护,以减少温度快速变化引起的永久磨损。因此,有必要对温度变化问题进行最终分析,以根据每个区域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建筑施工决定。
        结束语
        原因很多,包括设计不合理、配筋不合理、外界因素影响等多种原因。楼板裂缝的出现会进一步引发楼板渗水、钢筋生锈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使用寿命。因此做好施工技术选择,做好混凝土机构的建造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和工程寿命,还可以避免因为裂缝问题引发的业主投诉和索赔情况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扶明举,沈海波,易纯勇.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8(43):11-12.
        [2]韩晓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深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127.
        [3]程海春.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75.
        [4]杨昌鑫.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7(36):57+104.
        [5]史祥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析[J].施工技术,2017,46(S2):589-5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