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岳珍果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来制订别具匠心的教学方案。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来制订别具匠心的教学方案。对于不同的班级指定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既可以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又能使得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保障。因此,文章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两大方面来浅论能适应新时代的新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实践;问题;对策
       
        小学教师们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拥有着实施者和组织者的责任。教师们不仅仅有义务传授学生们相应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积极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中心,制订以学生为主角的教育方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措施优化教育方案,构建和谐的师生友好关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 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们的管理方法不得当
        因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多教师在展开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时,还是按照以往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成绩为重,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主要任务从而忽略了学生们的自我能力与思维理念的发展,从而使得教育工作者的在管理上有名无实,弱化了教育工作者的真正职责所在,同时也违背了现今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需求。再加上很多教师缺乏完整的教育管理系统,没有形成管理意识,从而使管理学生变得困难,学习气氛出现混乱,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2 教育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整体性
        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的对象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管理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使得教师们很难照顾到全部的学生,使得很少一部分的学生得到重视或是管理不全面,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们感到自己不被重视,出现逆反行为,造成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因此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式缺乏整体性会导致教学水平整体下降,影响班级正常工作的进行,使得在教师在教育管理形成压力,不利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管理,同时也影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3 学生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意识不足
        在教育事业中学生是主要角色,因此教师们在指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来指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与管理方案。当以学生为主体时,学生们如果可以做到拥有较高的自我管理意识,学生们会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会使得教育工作的进展变得尤为顺利,但是往往教师们会反客为主,意识不到学生们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强制的规矩来约束学生,会导致学生们出现逆反心理,反而降低了教育工作和管理学生的效果。
        2 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所采取的方案
        2.1 以多元化的管理方案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2.1.1 教师们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不仅要注重这些基本的内容,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因素。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教师们在对于小学学生们的教育管理工作要积极随社会的发展,积极学习先进教学方式和理念,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教育工作的关键与内涵,能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更好更优秀的管理方式与学习环境,能让学生们更有效的吸收教师们所传授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因此教育工作者们首先要做到坚持实行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行动都要以学生能够良好学习与发展为首要目标,使得学生们能够发挥出个人能力与真实水平,同时要清楚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位置,不建议以强硬的手段来抹灭学生们的本能个性;其次教育工作者们要用心去教育学生,真心实意的关注学生们的生活,真正做到用爱来教育学生,以教育学生爱与真情的理念,使得学生们能够自愿配合教育管理工作;最后教育工作者们要做到积极鼓励学生们的学习成果,给予学生们积极的暗示,使得学生们能够有充足的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使其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

这样可以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起到极大的正面效果,使得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1.2  组织日常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在教育工作的日常进行中,教育工作者们可以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可以有效营造班级的良好氛围。组织各类活动可以使得学生们即可以形成高雅的情操与高尚的品格,又能增强学生们的集体意识。通过参加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充分融入到班级中去,在参与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自我存在感,使得道德、情感、文化的全面提升。例如组织各类演讲朗诵比赛,能够让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或者组织体育类的竞技活动,像拔河比赛等活动,可以在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同时学会团结的重要性;又或是组织去养老院帮助老人的公益活动,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感情认知等等,都能有效的帮助教育工作者对班级学生的管理。
        2.2 全面完善每个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们的教育管理当中,要做到对每个学生都要有不同的认知与理解,充分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使得对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对症下药”。例如:教育工作者要观察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为每个学生制定属于学生个人的专属档案,通过学生们的行为表现,给予每个学生日常表现分数,再通过平时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以及班级委员的信息反馈,再加上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与家长们的访谈,来完善对每个学生的评价。最后学期结束为每个学生的日常表现做一次总结,使得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优缺点,同时感受到教师们对自己的关心,形成自我认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在教育工作上的管理难度,又能充分的贯彻以“爱”的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从而有效减轻教育工作者在班级管理上的难度。
        2.3 加强对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的引导
        2.3.1 让学生参与到对班级制度的指定与管理
        教育工作者在指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应当让学生积极点参与当中,教师们应该引导其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见,辅助学生们完成班级制度的制订,后期教师们需要加以完善。这样可以使得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自身也是班级的一份子,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维护意识,使其自觉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便于教师们的管理。例如:教师在指定班级制度时,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对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提出三到五个意见与建议,其次将其所有制度进行汇总,然后以班级投票来决定,最后进一步的完善与补充,作为班级管理制度。
        2.3.2 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来辅助管理
        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也是小学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们的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正常执行。定时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应当充分发挥活动的意义,通过展开以思想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帮助同学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提升。不断提升学生们思想上的意识,实现班级管理的可变性与实用性。定期以不同的主题展开对学生们的思想教育。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够加强学生的自觉能力,使得教师们对于班级的管理工作得到减负。
        3 结语
        正确的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推动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们为主体来实施班级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做好正确的指引与辅助工作,以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使其明白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能够使其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从而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提高学习成绩。实现教育工作者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吕燕.浅论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43-64.
        [2]齐光宏.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7(20):33.
        [3]覃妹.基于生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