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郭荣美
[导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体育与德育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对二者进行探讨,主要就是考虑二者的结合。作为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进行中增加德育教育。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任何情况,都要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去出发,从而进行合适的处理,以免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出几点优化措施,旨在为初中体育老师在教学与德育教育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提高他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所以,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与祖国的建设远大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长远的、持久的学习动机,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面,激励他们去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
一、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农村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思想、文化、交通比较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文化水平与教育方式,学校相对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水平。[2]
        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停滞不前,难以有所突破。在当前影响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学校因素;二是人的家庭因素。经调查,在学生中进过网吧、游戏厅、录像厅、桌球室娱乐过的占42%,68%的学生有自卑感,85%的家长有不同程度的封建迷信和重男轻女的思想,85%的村庄存在赌博现象,有37%的家长参加赌博,因而,在学校里,这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另外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小学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0%,高中毕业仅占10%左右。加之农村信息闭塞,教育观念落后,16.2%的家长认为送子女到学校的目的就是给学校帮看管,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在一年的时间里,有5%的家长从未主动与学校联系过,相当部分家长对子女在校学习和生活漠不关心,造成家校联系脱节。[3]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德育是体育与健康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广泛,反过来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材料,所以,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把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把握课堂常规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性,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体育锻炼运动量大,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常常不愿参加,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设计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寓教于乐,培养他们树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从而自觉刻苦地参加体育锻炼,达到锻炼身体和陶冶情操的目的,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3.创造丰富的活动场景
        利用体育活动,渗透德育教育。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蕴涵着竞争因素,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能较好地动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和竞赛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能在学生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4]
4.采取正确的评价
        积极评价,渗透德育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赞美犹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以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运动之前可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应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这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批评时要尽量做到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避免言行粗暴;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
5.教师要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足以证明良好的教师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中,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中。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规范语言、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严于律己、率先示范。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结语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与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客观、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海.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探究[J].运动,2014(19).
[2]纪红军.论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4(13).
[3]符文亮.德育教育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未来英才,2016(21).
[4]李响.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