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混合式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期   作者:吉龙飞
[导读] 随着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通信技术不断融入到信息化教学中。

         摘要: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安全性、舒适性、操纵性和通过性为目的的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和职业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是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汽车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进步。然而,课程内容涉及电气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测量技术、网络技术等多个学科。知识点多、碎片化,内容抽象性强,实用性强。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混合式教学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混合式教学
引言
         随着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通信技术不断融入到信息化教学中。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需要与当今国家的发展形势相结合。在日益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今天,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学模式,旨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新型教学训练模式,从而提高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解决学生理论不足的问题,解决学生专业素质低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然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教师在设计系统的教学体系时,需要有效地监控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起不到理想的作用,也耽误了学生的发展。
一、混合式教学本质
         混合式教学,它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在线教育模式,包括微课、喜怒无常课、手机教室、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正迅速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互联网混合教学的新时代。(1)创建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学团体。通过一系列培训和学习,形成一支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学团体,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2)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一整套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3)搭建混合式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基于混合式教学改革,构建适合《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平台,实现学生课外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学生学习并进行考核等教学功能。(4)倡导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念。通过会议和培训,形成广泛的师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了解和认可。
二、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列出知识点,然后学生盲目死记硬背,接受知识点,不仅记不住,而且理解不深,不知道自己背诵的知识点能用在哪里。显然,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能满足现代科技信息化的需要,而且是当今课程发展的最大障碍。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学生吸收和理解知识的最佳途径。课堂教学要交给学生,师生角色互换,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起辅助作用。角色互换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首先了解课堂学习的知识点,而且有利于深入课堂,了解汽车结构的相关背景,从而加深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认识。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接受和理解专业课程知识时,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不理解,而且都觉得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特别枯燥,怎么也记不住。一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的兴趣将大大提高,但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被遗忘了很多,这只限于模仿练习训练,而且学生很难在中间形成系统技能。这样,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很难相互配合,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往往难以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
         以典型故障现象为载体,围绕几个学习项目和几个学习任务,遵循知识与技能互补的原则,遵循“信息、决策、规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组织实施混合式教学移动综合教学平台。课前,教师以微课堂的形式制作微视频,上传到移动综合教学平台,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通过移动互联网合理安排自己的预习,牢记教学要点。同时,学生提交知识点练习,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将学生分组接收到一个错误现象,并利用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教学资源找到并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工作步骤。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任务工单”学习核心知识点理论,并依托图形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结构、工作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功能。教师通过移动服务器对各组的理论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控,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最后,将“教、学、做”的结合和理论知识的巩固融入到电控系统故障检修的操作过程中,实现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随时有机结合。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弊端,避免了大量教学内容的回溯性重复,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为了适应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学中引入了原厂维修手册和培训教材供学生参考,随时随地的在线学习,培养学生在学校自主学习、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四、考核模式设计
         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化的网络学习占较大比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与传统的“出勤情况(10%)+实验成绩(20%)+期末笔试成绩(70%)”不同,应包括学习态度和适应性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习过程评价。
五、特色与创新
         (一)以项目设计教学,以任务引领学习
         本课程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归纳汽车维修专业活动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包括多个子项目的教学方案。在子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案例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学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强化移动云平台下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探索多样实效的考核方式
         打破课程采用的传统“终结性”考试模式,积极探索移动云平台,整合非标准答题式过程考核与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理性批判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随着社会网络的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融合,智能化、网络化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了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解决了学生理论水平不足、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专业素质低。然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混合教学改革对汽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监控和指导,避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虚拟存在。
参考文献
[1]陈昊,赵轩,耿莉敏,刘晶郁.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汽车类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装备制造与教育,2019,33(04):26-31.
[2]陈强.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混合式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96):260-263+270.
[3]刘云云,张俊峰.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课程建设与改革[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5):30-31.
[4]李凡,向志勇.新工科背景下的汽车电控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时代汽车,2019(03):66-67.
[5]兰婷婷.中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科技,2018,19(01):80-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