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的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出现,使我们在教育领域中的思维越来越活跃,目光越来越敏锐,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微课的教学模式,多渠道的传播方式,灵活新颖的传播理念,成为了让学生们更易接受的新型教育方式,提高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微课视频短小精炼,可以重复观看,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节约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
微课程在教学中的恰当应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学习需求,在查漏补缺的同时又能强化巩固新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既能满足尖子生的求知欲,又能促进学困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进取精神,同时还能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养成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但如何实现微课与现有课堂的结合呢?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完成更多课堂教学知识点的展现,从而突显教学主题。完成视频观看,则能使学生对之后的教学有整体的把握,并且能够拓展知识。此外,借助微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得到激发,能够更好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交流,进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总结,进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确定目标,动手制做微课
课前充分的准备是课堂教学重要保障,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预习教师上课要讲的内容,也可以复习教师上堂课讲的内容,只要利用好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极大地提升。在学习《图形的旋转》之前,我先发布预习任务,找生活中有那些图形和图案是由旋转得到的。开始向全班同学征集素材,学生或家长可以通过班级QQ群或微信群,把生活中看到由旋转得到的有关、图案、建筑、物品等拍成照片发到群里,和全班同学共享,也可以在网上搜集有关旋转图形的素材。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识别不同的基本图形发生了怎样的变换。体验图形旋转的美妙,这样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寻找素材,或在家长陪同下完成感性认识,既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又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完成了预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后面利用图形变换自己设计、制作图案作了孕伏。我再把学生收集到的素材归类,整理,剪辑录制成小视频,做为课堂教学中的故事情景,激活课堂氛围。
2.合作学习中利用微课资源
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式,而微课资源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由于微课资源占用的课堂时间较少,在剩余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和教学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顺势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简单来说,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资源提出对数学知识的疑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引起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以提出对小数相互加减的疑问,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对小数知识的看法,并利用实验的方法来验算推理过程和结果,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整合合作学习中得出的结论,从而全面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利用微课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學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还可以促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使学生在轻松的心态下学习数学知识。此外,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学习更好的解题思路,而且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3.在重点、难点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重点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而应用微课完成重点、难点内容的精心设计,则能为学生学习重点、难点知识带来更多的启示。因为,利用微课能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讲解,所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难点知识。例如,在学习“植树问题”时,教师可以进行植树视频的设计,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间隔”的意义,并掌握“两端要栽”的方法。而采用该种方法,则能将复杂的例题转化为线段图,并通过绘制多条线段帮助学生理解“点数要多于线段数”的线段绘制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小路进行线段的替换,并利用树木进行线段上点的替代,则能使学生轻松理解这一数学规律。而掌握该规律后,学生也能轻松地解答“植树问题”。由此可见,应用微课进行数学重点、难点的讲解,能够直观地完成数学问题的讲解,并且也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进而顺利解决数学教学难题。
4.课后使用微课整合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课后布置作业,一方面完成规定条件的作业。小学生由于年龄等原因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家长又对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溺爱,在执行监督任務的认识时难免会出现"玩忽职守"的情况。这也导致了教师对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课后的复习与巩固对学习效率的提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微课把讲授的内容扼要、简明地列成提纲,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减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负担。比如:根据旋转方向、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的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图形;另一方面为拓宽知识面,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利用旋转为班级设计班风标志,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把完成的作品传到班级QQ、微信群,让孩子家长共同选出最好的设计作品,作为本班的标志牌,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审美教育,同时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且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参与数学活动,进而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因此,还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微课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魏前进.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J].甘肃教育,2014(15).
[2]李忠德.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