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刍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要点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王海荣
[导读] 和其他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不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帮助学生提高认知。
        摘要:和其他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不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也就是说,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科素养有着很大的意义,建立一套自己的化学概念体系、找出化学的规律和反应原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化学产生兴趣。身为化学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化学实验这一个教学关键点,把化学实验带入到生活带入到每一节课当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上课学习过程中,不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所形成适应社会和个人以后发展的一个能力。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高中化学开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以及总结和创新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明确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
        首先实验操作具有危险性,教师必须准确无误的操作实验,让学生能够从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中了解化学知识。同时实验中的实验仪器和实验的药品试剂,都应该精确选择。当然学生也可以亲手做实验,自己探索,这样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和对实验知识的了解。当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用显示屏一体机等教学工具让教室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座位的学生都能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其次,要培养学生实验的严谨性。拿试纸使用的操作方法来说,最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试纸不可以伸入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测溶液的ph值时,ph试纸不能先润湿。潮王路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学生在教室做化学实验时,因为实验操作不慎引发火灾,火势较大,有学生被困。离学校还有100多米时,就闻到一股刺鼻的焦味,但未见明火。着火的是校园内西侧的化工楼,大量浓烟从楼里冒出来。事后调查发现,这位学生在教师不在的情况下自己做实验印证自己的想法,险些伤及他人。
        在学生化学实验中必须需要教师的陪伴和指导。这也要求教师对于实验过程非常的了解和熟练,才可以去指导学生做实验。同时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应该规范自己行为、规范操作过程,因为学生会去模仿教师的实验过程。教师如果实验操作简洁准确无误,那么在无形中也会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一个榜样一个模范,教师应该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学生。
二、把实验教学带入每一节课中
        做事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当然教学也一样。相比理论知识来说,学生更喜欢通过实验来观察其中的道理,同时也会享受那个实验过程,使化学知识深入人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实验教学学习中,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深入去探索其中的现象和原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科习惯,培养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学科实验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框架,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更应该培养学生主动记录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和一些细节的习惯。在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学习中,江苏一个高中教师在第一排喷洒了空气清新剂,而坐在教室每个地方的学生都可以闻到清新的气味。后来又让学生亲身体验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现象,并且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出总结:分子是有间隔的,同时延伸到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让学生确认了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教学,让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步骤更加的规范,对实验现象的表达和描述更加的准确。

所以这就要求化学教师深入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利用好每一节课。要实验充分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热心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开设实验教学实践课程
        桂林市一个中学开设《趣味化学实验课》,这个课程中的每一个实验都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内容,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这个课采用自助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在实验前自己准备相关物品查阅相关资料,在实验中合理分工,最后每一个小组口头汇报自己本组的实验情况,和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心得,最后提交自己的实验报告,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把课本知识带入到实践中。
        现在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巨人,更需要的是行动上的巨人。自从课改之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化学实验教学。通过观察高中化学实验课本不难发现,课本教材的内容也非常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探究思考的方式来完成理解知识。学生们互相合作,先大胆的猜想,在通过实验去寻找规律了解其中的现象,当然也可以把十堰和生活中的小知识连接,从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生活,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实践课上,我们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因为在课改之后,学校开始着重培养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并且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在教学实践课上我们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在课堂上放开自己的思维,去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自己会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去探索问题的究竟。第二点就是要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帮助实验后互相交流实验成果,指出对方的问题和优点。最后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态度,自己独立思考,敢于尝试敢于犯错,相信科学尊重事实,不迷信不造谣。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科素养
        现在学校都以主张培养未来社会领军人物为目标,所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学科素养是当代高中生发展的重要方向。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创新探索意识,让学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并且实验的规范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性,让学生受益终生。再者就是说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调查结果,从而总结出化学学科当中与当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大量数据。
        例如现在人们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化学可以了解元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还有某些有机物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再或者从环境保护方面来说,让大家了解大气水土壤带来的危害认识人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原则。当然现在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天然气,石油煤等化石燃料都对保护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临清一个中学教师,利用各种数据并且观看影像资料,结合当地的状况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科研所、环保部门并展开当地污染情况的调查。让学生了解现在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消耗很多能源,许多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随后导入课题:如何实现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许多化学知识和现代社会息息相关,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生活现象,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绿色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结束语:
  高中化学是一个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老师们更应该从实验方面下手。把实验带到每一堂课中带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更多的化学知识,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程遇玲.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3).
[2]邵文.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J].?.高中数理化,2017(06).
[3]谢兆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路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