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研究 王志领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志领
[导读] 摘要:商品混凝土材料具有可促进施工进度的加快、施工质量的提高以及工程量的节约等优势,在高层建筑的防水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3
        摘要:商品混凝土材料具有可促进施工进度的加快、施工质量的提高以及工程量的节约等优势,在高层建筑的防水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商品混凝土主要是一种由水泥、砂石、骨料和留存其中的水分、气体共同构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容易受到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出现楼板裂缝等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有效防治,是高层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中迫切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商品混凝土
        引言
        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来看,现浇混凝土楼板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应用中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速度,而且能够降低施工的复杂程度,降低劳动强度。但是由于在施工中缺乏对施工裂缝的有效处理,常常使得楼板出现裂缝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一大困扰。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
        混凝土硬化期间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受到约束也会在内部出现拉应力。当外界的温度剧烈变化时,将大大增加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终凝后,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变化很小,而表面湿度由于养护不利将可能变化较大,由于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混凝土表面因干缩变形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1.2 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不当
        目前施工现场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混凝土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混凝土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
        1.3设计不合理
        未充分考虑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拉应力问题,在设计时未及时设置合理的应对拉应力的升缩缝和变形缝,给拉应力变形留出安全空间,导致裂缝出现。地基基础是工程基础部分,对整个工程具有影响。但是很多设计者使用的地质勘探报告存在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进而引发地基基础设计不合理,然后进行不合理的施工,极易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引发工程墙体及楼板等结构的开裂变形。
        1.4配筋使用不符合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配筋是必需品,但是配筋使用不合理也会引发混凝土结构开裂。常见的不合理使用,包括配筋率和配筋形式。首先,配筋率过小的问题。配筋使用多少,是关系到建筑单位施工成本,所以很多时候建筑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会要求设计者降低配筋量,造成设计配筋率过低,不仅影响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还影响建筑安全系数。其次,楼板配筋形式的影响,在配筋设计时易使用“双层双向”的配筋形式,“板底钢筋+负筋”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致使混凝土楼板跨中只有底层钢筋,易引发混凝土楼板开裂。
        2、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主要防治策略
        2.1配合比不当裂缝的防治技术
        为了有效解决因配合比设计不恰当而出现的裂缝问题,必须对商品混凝土材料配合的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水灰比的控制。确定配合比时须确保用水量的精确,不得在施工中随意加水,以免出现混凝土泌水或离析等状况。

除了需要注意用水量之外,还需提高对水泥细度、品种、用量选择的重视,不同品种的水泥具有不同的伸缩性能,通常矿渣水泥的伸缩性能高于普通的硅酸盐水泥,而粉煤灰水泥的伸缩性能相对较低。在选择混凝土的骨料时要避免选用细砂,并保证砂率不超过40%。颗粒级配与粒径上需尽量减少骨料之间的空隙,在强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
        2.2混凝土养护不规范产生裂缝的预防措施
        混凝土浇灌早期可进行一定的养护措施,避免其表面脱水等造成裂缝。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可能迫于工期的压力,施工人员仓促作业,楼层的混凝土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浇水养护或不能按规范操作进行浇水养护,因而产生开裂现象。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浇水养护大多只浇水而不进行覆盖,水干后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不能使混凝土处于连续湿润的养护状态,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均会造成混凝土养护失败而产生开裂现象。混凝土浇筑之后的12h之内必须进行覆盖以及淋水操作,并且淋水时间不应少于7d,特别是对混有混凝性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淋水养护时间不能低于2周,后续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对其浇水养护产生影响,需要在混凝土层的表面加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2.3配筋不足产生裂缝的预防措施
        针对配筋不足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有以下预防措施。双向板配筋:进行双向板配筋可使楼板受力的实际情况与理论计算情况相一致,同时进行双面配筋可增加配筋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几率。另外,在钢筋选择上,应该选取细直径螺纹钢筋。增加楼板厚度:楼板进行双向配筋后,应适当增加楼板自身厚度,由于楼板内部还需要走线,因此楼板厚度应由平时的80~100mm增加到120mm左右。混凝土强度控制合理:普通住宅楼房的混凝土强度≤C30,高层住房混凝土强度≤C35。加强构造配筋:由于墙角45°容易产生斜裂缝,在进行施工时应在建筑物的端部位置配置一定的放射筋,其长度不小于1.5~2.0m。混凝土内部受力筋应满足要求,分布筋数量也应适当增加,减小跨距,间距在150~200mm为宜。上述措施可保证楼板受力均匀,且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
        2.4严控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上,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合理化、规范化施工过程。按设计要求与有关规定优选钢筋并放置正确,楼板浇筑厚度要达标,浇注支撑模板强度、稳定性要得到保证,切忌过早拆除浇筑模板,减少踩踏钢筋保护层。另外,要加强浇筑后现浇混凝土楼板的保养尤其是处于初凝期时。混凝土养护时防治混凝土失水,冻结。完成混凝土楼板浇筑后,不能过早上人,要考虑活荷载的作用,等到满足强度要求后上层再进行施工。依照有关要求与规范在达到设计要求时进行拆模,尤其是跨度大或悬挑混凝土楼板,在混凝土充分凝结后进行拆模。只有这样严控施工工艺才能减少裂缝出现的概率。
        2.5 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的检验
        对商品混凝土,应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改善骨料级配,选用高效优质混凝土掺合料,减小水泥用量,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进行了探究,描述了裂缝的不同类型并阐述了裂缝产生的多个不同因素以及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由于裂缝产生的原因众多且过于复杂,因此,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最大限度降低裂缝产生的几率,保证施工质量,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凌岳,王宇.浅谈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治理措施[J].四川建筑,2018,38(4):246-247.
        [2]徐建春.浅谈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与控制[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7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7:82,75.
        [3]惠陆宾,傅健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2):99-100,109.
        [4]王小军.浅谈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J].散装水泥,2019(1):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