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听、说、读、写,老师一般都很熟悉。但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对学生各阶段听说读写目标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而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方面听、说、读、写的目标较少,教师往往忽视听、说、读、写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然而,听、说、读、写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小学数学课堂发挥出辉煌的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听说读写;训练方法
引言
在数学教学中,听、说、读、写是紧密相连的。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会非常放松和有效。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尽管更多的是针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传统观念认为,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仅仅在语文和英语课堂上进行即可,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原因在于,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描述科学的语言,其无论在逻辑思维方面还是数学语言方面都与语文和英语有较大的差异,尽管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不重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规范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就无法提高,这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
二、良好的倾听能力与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
事实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学习过程。为了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听力能力和习惯。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老师没有明确表达的时候就开始踊跃发言,以至于答案总是驴头不是马尾,这就限制了课堂的有序进行。对于学生的演讲来说,演讲后往往会出现打断的现象,这让学生很尴尬。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听力能力势在必行。首先,引导学生养成听老师讲课的习惯。老师是班上的带头人。他的演讲一定很精彩,是全班的核心。因此,教师有必要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验听力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听老师讲课的习惯。其次,引导学生养成听同学讲课的习惯。语言是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载体。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学生的演讲可能并不完美,但他们必须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话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话语。当有任何疑问或补充时,需要在他人发言后进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逐步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习惯。
三、“说”的训练
(一)明确“说”的要求
教师应要求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逻辑性、科学性。数学语言非常严谨,非常简洁,有着严格而清晰的定义。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化妆。一个词中的一些差异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含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运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教学。
(二)鼓励学生多说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猜测,有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也能有效地掌握学生的知识。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辅助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读懂概念、读懂算式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只有理解了公式和概念,才能掌握知识,才能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特别是在计算各种数学问题时,只有理解了问题,才能发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潜在联系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问题。与语文教学不同的是,数学教学不需要有感情,而是需要严格阅读计算规则、概念和定理,以便更好地把握问题。不会因为初衷而误会。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他们所读的内容。阅读不是漫无目的的阅读,而是要求学生理解他们在阅读问题中所读的内容。理解和阅读是学生阅读的最终目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面对,不能忽视每一个环节。
五、规范书写习惯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写作出现了问题解决格式不规范、整洁性差等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准确性。因此,作为教育引导者,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规范写作的习惯。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从第一节数学课开始,老师会要求学生坐在正确的位置,然后要求学生写出数字、列公式,并以标准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需要借助绘图来解决问题,必须借助工具来完成,不能随意绘图。我相信通过长期的坚持,学生将能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其次,要注重学生规范写作习惯的培养。数学课程中有许多复杂的表达式。例如,加减法必须与同一位数对齐,乘法必须与末尾的数字对齐等,需要老师反复指导和强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规范化写作的习惯,为提高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学生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差异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为学生的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而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能够有效达到这一目的。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听说读写训练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数学教学中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符合新课改理念,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生合力,共同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组织、有目的地讨论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和讨论。要具有深厚的数学基础和综合运用各类科学知识的素质与能力,以便更好地把数学听说读写训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武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89-691.
[2]胡末玲.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读、写、说”能力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26):130-132.
[3]欧显林.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听、说、读、写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