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市 53802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作为国家和人民创造的基础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确保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水平。对建筑企业和整个社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积极实施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消除常见的质量安全隐患,并预防可预见的问题。从宏观上看,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质量控制
我国建筑行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刺激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合理选用施工技术以及优良的管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建筑整体施工效果,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施工技术应用不当、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这无疑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各项问题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初始部分同时也决定了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开展地基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测量,对当地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才能合理设计地基施工方案。有很多地区存在复杂地质问题,所以地基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受到不同地区地质情况差异的影响,地基施工技术的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对地基本身支撑性能进行充分考虑。地基是上不建筑结构力量传递到地表的连接点,对其承载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地基处理效果决定了上层结构的稳定性。很多地区存在软土、沙土等复杂地质问题,这些软弱地基会导致基础承载能力低下,无法承受上不结构重力,甚至出现坍塌等严重问题。为此,应当采取合理的加固处理方式。当前常见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加固法、换填土质法、加筋法、注浆法等。不同的软弱地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当前注浆法和换填法是常用的两种方式。换填法适用于区域较小的地基加固中,主要是将原有软弱土层挖掘出用碎石、沙土等含水量低的土质进行替换。注浆法是将原生土质和人工合成化学泥浆混合达到整体支撑能力增强的目的。
2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
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因此,如果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就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来保证,并建立高质量的工程管理机制。但是,实际上,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技术管理机制,或者技术管理机制过于陈旧,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更新。
2.2管理职责缺失和不明
目前,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用途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社会分工细化,导致参建单位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工程各项目部采取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了控制,但缺乏统一的管理,常常出现因管理人员缺乏沟通和合作,导致的矛盾和质量安全问题发生。同时,这一复杂情况,也使得部分管理人员对其质量管理的权限和责任尚不明确,在制定工作方案时不够详细全面,以致于无法防控和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财务约束和缺乏财务支持也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
2.3各专业施工图极易发生冲突
建筑工程项目体型庞大,工序复杂,且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通常包含建筑、结构、机电、安装等各专业项目,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图纸由各专业分别设计各专业图纸,然后再进行图纸会审,因分工合作事前沟通有限,在某些细节问题上,施工图纸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现象。再加之图纸信息量大,会审时靠眼力检查,图纸会审工作量大,易出现冲突遗漏现象。
加之工作人员专业不一,从而使得工作协调出现一定的困难,但是,这类工程的过程是相对比较系统也比较复杂的,所以要求的专业和工种也不同,但又需要他们相对能够协调相互的工作才能够完成。这样就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各个专业以及工种之间的协调工作难度加大,甚至会出现重新施工等现象。工程的项目连续性也会因此而受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之间工作出现矛盾,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分析
3.1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基本管理内容,施工单位应当提高重视,明确质量的重要意义。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应当建立并优化规章制度,完善奖惩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规定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相关管理负责人要详细记录施工情况和检验情况。施工管理层应当定期、不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对于出现问题的工序应当做好跟踪调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步施工作业。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并挖山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并且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充分落到实处,禁止形式化管理。此外,可以在质量控制体系中完善奖惩制度,奖励表现突出和优秀的员工,通过奖励激励员工热情尽责地工作,同时应当适当处罚违规操作人员,起到督促作用。
3.2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
有必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养并加强思维训练。更具体地说,有必要建立一个满足管理人员建设需求的专业培训体系,保持管理人员工作的热情,创造条件,提高质量管理的统筹性、有效性。此外,企业在重视培训和教育的同时,整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方法以及专业知识,以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强化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观念。同时,要加深对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管理人员的团队和整体意识,明确管理人员职业责任对行业和社会的重要性,帮助管理人员从根本上理解认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价值和作用。
3.3利用BIM技术实现各专业施工图整合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专业施工图本身就有不是出自同一设计单位出图,导致各专业施工图之间仅仅是在其专业范围内符合相应规范及要求,但是当所有专业施工图结合到一起体现在一个完整的建筑物时,便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图纸冲突。加之建设工程施工时间的宝贵性,很多工程施工前的图纸会审时间都比较仓促,及时发现所有的图纸冲突问题难度大,从而导致现场施工时,各式各样的图纸冲突问题层出不穷,既增加了施工协调成本,也延误了施工工期。而BIM技术的信息模型完整性,便能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相比传统的在开工前依靠组织各专业工程师进行图纸会审,BIM软件强大的图纸整合能力及碰撞检查能力能完美的提前将各专业施工图之间存在的冲突进行碰撞检查,使冲突问题全面完整地呈现在施工管理人员的面前,从而能提前让参建各方做出冲突规避处理。BIM技术高效地解决了传统图纸会审各专业间图纸没有冲突的易遗漏问题,也避免了直到现场施工时才发现冲突问题的尴尬现象。进而避免了因此类问题造成的误工返工现象的发生,也避免了可能的对建筑质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结束语
当前,中国的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工程建设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要尽职尽责尽力,切实发挥自身价值,积极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俞林辉,周建军.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以及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83+85.
[2]王乾礼.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47~48.
[3]刘浩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解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51~53.
[4]蓝岳,李波.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住宅与房地产,2017(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