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陈海燕
[导读] 数学是与小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建设有关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追求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合理建设。
        【摘要】:数学是与小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建设有关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追求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合理建设。科学运用导学式教学法调整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地位,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导学式教学  应用
        以素质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围绕着数学课教学,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将素质课改为主讲课,全面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导入法,在此基础上调整课堂形态,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帮扶和指导下,自主性的完成数学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一、以生活为引导来实施导学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许多知识点都源自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所以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运用事物和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不仅如此,利用生活知识来指导学生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并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通过教授《年月日》,教师可以使用生活中的知识来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掌握与年月日有关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年月日也许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生活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并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在哪一年出生的?出生日期是多少?你们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谁能够准确且快速的说出今天的年月日……”通过这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有效结合其教师的问题和生活实践。
二、课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育学家曾经提出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具体思维方式,学生可以进入问题所设定的具体环境,并主动地研究和发现问题。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安排精彩的开幕演讲,以吸引学生到相应的环境中,以便学生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迅速改变他们的学习思维,集中课堂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应避免直接教学,以便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知识,并应尽可能使用问题指导的方法,以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内容之前可以积极地学习和探索。教师可以设定学习小组,以便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根据小组分配的学习任务有意识地进行探索。同时,教师可以确定具体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通过引入情境教学,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并在活跃式思维引导之下对问题展开探究。

例如,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一节的学习当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字内容的感知,对相应的数学符号进行了解与认识。 在数学备课、创建教学情景、进行知识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全方面的认识数字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具体联系。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什么环境中使用数字,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情景,然后开始探索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作用。
         三、创新课堂教育教学形式
        导入式教学法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让学生积极对问题进行探索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合作小组学习的方式,并鼓励学生在了解基本问题之后能够自觉地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简单地讲解数学教学知识,而要利用互动学习和合作探索进行系统的教学,在注重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从多个方面开展教学研究。例如,在小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小学生空间的概念,并让学生探索图形学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导入式教学方法侧重于图形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推理。在教授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立方体等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生活模型,并通过长方形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
        四、加强课堂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课堂精力旺盛,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实践性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课堂实践教学。例如,当教授六年级小学的教学部分《概率与统计》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选好需要统计的问题,并展开活动实践对问题进行统计。在搜集好具体的数据资料之后,教师可以安排时间让学生分析具体统计数据,建立具体统计表,并通过条形图、柱状图、扇形图显示其实践结果,以促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和规范学习习惯的发展对提高整体学习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作为数学老师需要做积极的转变教学思想,贯彻导学法,在数学课上通过预习导学、问题导学、情境导学和实践导学,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空间,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潜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独立的思考与实践,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青.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J].学周刊,2019(07)
        [2]郭平崽.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7(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