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过程,课堂提问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课堂提问会使学生紧跟教师的脚步,完成知识点的探索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课堂内的提问策略,通过有效课堂提问完成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完成数学重点知识学习,通过优化改革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和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取得综合进步。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思考;分析
前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师完成优化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完善教学方法的体现,教师要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中的教学改革,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取进步,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增强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主要现状和问题,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针对性改革教学课堂,为学生构建轻松宽泛的数学学习空间,保证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索,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枯燥氛围,让数学课堂教学推动学生的长远进步。
一、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问题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带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维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但是,小学生由于学习经验不足、学习能力较弱,对课堂中教师讲解的内容理解能力较差,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较低,使课堂教学呈现不同问题,不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长远发展。此外,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方式较为古板,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和问题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同时不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
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设置启发性问题,优化数学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过程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优化课堂导入过程,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取得综合性进步。教师可以首先了解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本质要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课堂导入问题,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产生兴趣,为教师的重点知识教学做好铺垫[1]。
例如:在“乘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完成的是乘法口诀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过程中采用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提问不同的计算题目如:2+2+2+2+2=?8+8+8=? 7+7+7++7+7+7+7=? 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教师应用乘法口诀快速计算出题目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学生会好奇教师正确完成计算的方式,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想知道正确、快速完成计算的方式?”随后引出乘法口诀教学,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激活学习思维,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中完成高效的乘法口诀学习。
(二)设置探索性问题,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
探索性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主动完成不同数学题目的探索。
实践探索过程也会使的学习数学学习思维得到不断的强化。因此,教师为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感悟,通过实践探索模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形成为完善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不断提升数学学习综合素养[2]。
例如:在“认识图形”知识的教学中教师教师可以首先教学正方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直尺的测量了解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随后以同样的方式完成长方形的测量,让学生在体会长方形两对边相等,最后在引出三角形的教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图形学习。在课堂中教学也要设置探索性问题如:“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体现”,使学生形成连贯性的学习思维,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推动学生学习思维的完善,让学生在学习中保证综合性进步,促进学习学习感悟、思维能力、学习效果的稳步提升。
(三)设置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性的教学问题会直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问题的设置,首先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积极性和能动性,也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动力。教师应用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参与,会直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应用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学习脉络[3]。
例如:在“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翻滚吧——圆形”的课堂教学游戏,让学生动手制作直径不同的圆形,在制作完成以后让学生以相同的起点出发,在课堂实践游戏中滚动圆形,规定圆形滚动的圈数,学生在游戏中会发现大小不同的圆形运动轨迹长度也不同,此时教学提出问题“圆形滚动轨迹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随后教师引出半径、直径对圆形的影响教学,也可以完成圆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方式教学,运用此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完善成果,通过问题、游戏、趣味性教学氛围的构建,活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成长。
结语: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针对性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进行改革,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会保证学生取得综合性进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增强能动性,优化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的体验。教师通过启发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和趣味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取得综合性学习成果,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会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改革,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提升感悟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建优秀条件,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取得综合性进步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生斌.丰富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精彩的问题中创新思维——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提问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2):90-91.
[2]杨红梅.启发式提问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探索与思考——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2):21-25.
[3]王占晶.落实有效课堂提问 引领学生学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20(0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