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索 梁祖霞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梁祖霞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以及高效发展,现阶段建筑市场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了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问题。
        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市  53802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以及高效发展,现阶段建筑市场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了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问题。由于目前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筑市场已逐渐与信息化的智能应用连接在了一起,所以一系列的先进技术都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流程中,其中BIM技术又叫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管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的管理工具。本文分析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旨在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传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多以文件及说教等方式传递信息,内容枯燥且可视化程度低,信息传递效率低下。而BIM技术引入到建筑施工项目策划、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中,以高度信息集成的模型为载体,进行信息共享和传递,使工程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笔者详细分析了传统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分别在安全施工方案设计优化、危险源前置管理、清单化管理、沉浸式可视化培训、多专业协同动态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信息集成等方面,进行应用思路阐述及案例说明,达到安全管理的阶段前置、内容扩展、风险预判和效率提升的目的。
        1 BIM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
        1.1可视性
        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是基于对建筑物信息构建的三维数据模型,以提高设计计划和施工计划的可操作性,并确保项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建筑工程安全经理可以借助这项技术的可视化功能更好地了解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并更准确且及时地识别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高管理人员检查现场隐患的能力,同时也保护了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
        1.2模拟性和优化性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开展项目的模拟实验工作,不仅包括建筑的结构展示、施工过程,还包含了节能、紧急疏散等。另外,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实现动态模拟,有利于招投标的中标和施工环节的高效完成,推动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同时,在BIM模型的基础上,可完善和优化建筑施工图纸,对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事故进行模拟实验,从而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1.3高支模排架方案设计
        通过建立结构模型、按照规范初步设计、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建立排架模型等步骤,持续完善高支模排架方案和提高安全技术交底的针对性和效果,并进行交底实施。例如:利用已有建筑结构BIM模型,输入初步设计参数,调整满足规范要求后生成排架模型,制定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2.1危险性高
        施工安全不是一个小问题,所以国家非常重视工程开展的安全性,近年来,各种安全管理法规和相关法规都在不断更新和发布,但是仍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虽然各单位已经建立了安全管理部门,但是在不同施工现场的每个施工环节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时还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在项目建设期间,有许多危险源可能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工人的工作情绪和状态都应保持良好。如果忽略了某些施工细节,或者如果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则很可能导致技术资产的重大损失,甚至整个项目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有效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源管理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施工管理工具。
        2.2公司的建筑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随着现阶段中国建筑行业对建筑安全管理意识的增强,中国已经逐步建立并实施了国家建筑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仍存在较高风险,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仍然很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筑公司对建筑安全管理不够重视,且相关的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低下。
        2.3施工方案落地困难
        各专业孤立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在实际存多专业交叉作业复杂情境下,各专业相互制约和影响凸显,造成各方案的措施难以实施,安全措施无法有效规避安全风险。


        2.4动态管理工作量大
        施工现场安全设备设施数量庞大且处于时刻变化状态,统计清单不准确且花费大量管理精力,安全管理难以实现分门别类精细化管理。
        2.5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低
        安全培训往往通过说教式传达安全要求,内容枯燥不易体会,未能结合未来现场具体场景来生动阐述,造成培训效果不佳,难以深入到安全意识层面。
        3安全管理阶段中BIM技术的应用
        3.1三维碰撞检查的应用
        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此过程存在多项立体交叉作业。倘若施工过程中出现时间安排或设计不合理和空间布局出现冲突而引起机械、构件等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进度推进。而BIM技术可视化的优势是可进行建筑项目的模拟,促进建筑项目碰撞试验的完成,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冲突和碰撞,降低建筑项目的错误率,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2沉浸式可视化培训
        BIM模型通过外部设备可以实现沉浸式可视化培训,在施工实施前向各类人员培训交底中十分奏效。例如:VR可通过VR眼镜沉浸式观看模型,AR可实现通过移动终端将BIM模型跃然纸上,两种体验方式能够极大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
        3.3合理的场地规划
        在实际的发展中,建筑用地面积相比之前正在逐渐缩小,所以给新的建设项目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目前的建筑安全管理部门正在科学合理规划着建筑物周围的办公室和住宅区。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必须要促进空间的利用,以满足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高效使用BIM技术,就可以有效地测量建筑物的空间参数和建筑物的相关信息。建立三维模型需要将所需信息完全集成在一起,以便技术人员可以深入分析建筑物的三维空间位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计划站点,还可以正确识别站点内的潜在安全风险,并制定高效的预防和紧急处理计划。在传统的施工方法中,经常使用CAD等技术进行计划,由于这仍属于二维展示,很难在三个维度上准确显示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如果可以合理地应用BIM技术,就能够在三维空间中,可以保证安全距离的有效性,并且可以避免出现建筑材料频繁运输的问题,也进一步改善了建筑空间的利用率。
        3.4 BIM施工安全管理模型实施
        受施工环境外部因素和建筑多项立体交叉作业内部因素的影响,本工程整体施工规划方案显得比较复杂。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利用BIM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分析方案进度规划、具体方案设计漏洞,可找到并确定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以塔吊施工安全管理为例,对于该建筑项目来说,规模较大,需要多个机械塔吊设备,为了满足不同施工工序的需求,还要对相应的塔吊设备进行安全设置。具体来说,本工程利用BIM技术,统一分析了不同施工环节中塔吊的运行轨迹、回转半径,确保塔吊设备运行过程中与建筑结构及塔吊间距离在安全施工标准要求范围内,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并通过BIM数据信息库,模拟分析了某一塔吊摆动臂在具体施工阶段的范围,全面考虑了塔吊实际作业高程,最终获得碰撞检测结果,相关施工人员根据结果进行了塔吊安全运行维护方案的制定。
        结语
        总之,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保障项目施工安全,才能促进建筑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BIM技术可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安全管理,极大程度上推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如果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地掌握这项技术,那么我国的建筑水平将会得到很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明华.建筑设计及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9(3):209~211.
        [2]李茜.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6):59~60.
        [3]焦巧霞.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业,2019(3):114+116.
        [4]安鹏.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认知与思考[J].门窗,2019(5):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