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铁道兵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铁道兵部队在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风貌及意志品质的集中体现,它充分展示着具有铁道兵部队特色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核心。研究铁道兵精神的基本内涵目的是将它的内容转化为激励人、鼓舞人的精神能量,使中国精神焕发更强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这一精神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定内容: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迎难而上、志在四方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惧艰辛的吃苦精神。
关键词:铁道兵精神;红色文化;中国革命精神
引言
铁道兵精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长期以来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铁道兵所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质规范,也是中国铁建的根与魂。当下,深入研究新时代传承弘扬铁道兵精神这个课题,对培养员工思想道德品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中国铁建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铁道兵精神的政治保障价值
“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这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铁道兵精神所具有的政治保障价值能够培养人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铁道兵,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坚持革命、保卫国家的使命,广大铁道兵指战员凭着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他们逢山开新路,遇水架高桥,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之“钙”,人一旦缺少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新时期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只要人们树立远大的政治信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学习与工作中身体力行,就能在推进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学习铁道兵精神中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推动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有着积极的影响。铁道兵精神有助于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与政治品德。党性修养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反思,要求党员规范自我行为。新时期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政治品德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常态工作。党员干部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积极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财富宝库中汲取营养。铁道兵精神作为党在历史上凝练而成的重要精神力量,所蕴含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谦虚谨慎的精神品质对于加强青年党员干部吃苦耐劳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教育意义重大。习总书记曾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铁道兵从成立之初就保持着部队的独特性,贯彻训练与施工相结合,针对铁道兵担负艰巨的工程任务的实际情况,铁道兵党委进行“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为荣”的三荣思想教育,调动了战士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积极学习铁道兵精神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对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提升党的各项工作水平有着良好的现实作用。
2不惧艰辛的吃苦精神:“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吃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之中始终坚持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工作作风,正是因为坚持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革命胜利,正是因为保持吃苦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新中国建设中解决无数困难。吃苦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铁道兵精神的象征。铁道兵的历史就是一部不畏艰辛、奋勇拼搏的战斗史。有学者认为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可以总结为“艰苦奋斗,志在四方”,艰苦奋斗,就是指的铁道兵战士工作和生活的艰苦,铁道兵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建设铁路。铁道兵精神之所以包含吃苦精神的元素,一方面是历史的实际情况决定。由于战争年代物质条件极其匮乏,战斗环境十分复杂艰苦,铁道兵战士只能在战场后方一边躲避炮火的攻击一边抢修铁路战线。和平时期,祖国建设需要铁道兵战士们的全力支持,越是在条件异常落后、交通不便的地方建设铁路干线的任务越是迫切,因此现实条件决定了铁道兵战士必须学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才能完成祖国的建设任务。另一方面,铁道部队从成立之日就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国家尊严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这支部队始终听从党中央的指挥,任劳任怨,将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为荣的“三荣”思想扎根于心,因此他们始终坚持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不辱使命、不畏艰难,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每项任务。
3加强铁道兵精神的理论研究,提高铁道兵精神认同感
加强对铁道兵精神的理论研究,把握铁道兵精神的丰富内涵。理论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通过梳理铁道兵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口述史的整理研究,听老一辈铁道兵战士讲述铁道兵战士的英雄事迹,以生动鲜活的故事丰富充实铁道兵精神的内容。探寻铁道兵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以铁道兵精神所包含的良好行为规范丰富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增强教育的实践性。积极推进铁道兵精神进入中国精神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教材。2015年,教育部把中国精神教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之中,要求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 。铁道兵精神作为具有红色特征的先进文化,饱含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本质,应该将其纳入学校课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铁道兵精神更体现了不断探索创新、精益求精的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铁路建设行业的文化象征和精神支撑,对于与铁路建设行业联系密切的高校大学生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可以将铁道兵精神的内容编入教材中,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铁道兵故事,阐释铁道兵精神的含义与特征,充分发挥铁道兵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真正将铁道兵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语
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迎难而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惧艰辛的吃苦精神四个部分共同组成了铁道兵精神的丰富内涵。具有科学内容的铁道兵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没有随着铁道兵部队离开军队序列就随之消失,其中所包含的革命道德、爱国情怀、创造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革命精神理论,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繁荣发展、茁壮成长的精神养料。这种精神是由一代一代官兵战士创造积淀出来的,更需要一代一代的铁兵后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钱桂林.图说铁道兵[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8:17.
[2]王丹.坚定政治信仰把准政治方向[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3-14(006).
[3]程萍.坚定理想信念,精神上“不缺钙”[J].人民论坛,2017(10):19-21.
[4]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31.
[5]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铁道兵•综述大事记表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