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农俊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涉及范围广等方面的特点,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能顺利进行,并且能够建设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就应该重点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基础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来说更要做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关键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
        百色市第二建筑公司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复杂、涉及范围广等方面的特点,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能顺利进行,并且能够建设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就应该重点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基础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来说更要做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关键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在基础工程施工中,要做好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遵守土方开挖标准,重点关注材料配合比与夯实作业。在混凝土施工当中,也要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掌握混凝土浇筑技术。本文主要围绕基础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日益迅猛,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建筑市场上的商机,纷纷投资建筑工程项目。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因其管理工作较强的综合性、科学性以及复杂性,因此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工程项目类型以及技术应用方式的多样化,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对于基础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非常重要,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这方面引起高度的重视,切实做好相关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项目质量。
        1 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1.1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保证土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主要内容有:工程定位与放线的控制与检查,要根据城市坐标基准点或者建筑物的相对位置设置基准点桩以及水准点桩,要定期的进行复检和检验。按设计平面图,认真检查建筑物的定位桩或者轴线桩。按照基础平面图以及放坡的宽度,对基坑的灰线进行轴线以及尺寸的复核,并认真检查工程的朝向、方位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施工的区域内以及周围或者地下的障碍物的清理工作进行检查,做好周边环境监测初读数据的记录[1]。
        1.2严格遵守土方开挖标准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对于中控项目,桩基础案总数抽查10%,但不少于5个,每个不少于2点;对于基底的土性,要全数进行检查;对于验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观察土的分部,走向情况等是否符合勘察报告,坑底的颜色是否均匀,并结合地基的钎探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会同设计等单位进行处理。同时,要填写验槽的检查记录、地基处理记录以及地基的验收记录[2]。
        1.3材料配合比与夯实作业
        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均匀,至少搅拌3次。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

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3];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对于砂石地基,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
        2 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开展混凝土现场搅拌制作的时候,应该检查原材料计量,把控塌落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搅拌时间,做好对浇注地点的混凝土塌落度抽样检测,每班至少检查2次。要对施工缝及浇带处理施工方案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留设位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之后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还要做好对运输设备和道路通畅情况的检查,确保在混凝土正式施工的时候能够连续浇筑,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易性,在到达浇注地点后也能确保具有良好的塌落度。还要检查模板表面应该是干净的,不要纯在混凝土麻面,如果是木模板还应该通过浇水进行润湿,比年出现吸水粘结或拆模时出现棱角掉落造成的钢筋暴露的现象。
        2.2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防止浇筑的速度过快,避免在钢筋的上面以及墙与板、梁与柱的交界处出现裂缝。要避免浇筑的不均匀,或者接槎的处理不好形成裂缝等。混凝土的浇注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的高度不宜超过2m,竖向结构不宜超过3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一次浇筑的厚度,并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浇筑与墙、柱连成一体的梁以及板时,应在墙、柱浇注完毕以后,应同时进行梁与板的浇注。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应保护钢筋骨架,防止墙、柱钢筋产生位移,注意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4]。另外,要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情况,应防止振捣棒撞击钢筋。避免钢筋的位移,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的振捣机械,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控制振捣的时间。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的留取标准的养护试件,其留取的数值应符合要求。
        结语
        总之,对于施工技术的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应该对其提高思想重视,实施科学的组织管理,并且在此基础上继续你技术管理流程的优化,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学发展之路。基础工程与混凝土工程是建筑项目的两大重点,更加需要注意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相关要点,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高质量的建设施工。
        参考文献
        [1]刘改文.论析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中国标准化,2019(04):13-15.
        [2]严乃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4):110-111.
        [3]陆总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23-124.
        [4]杜晓维.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在质量管理的作用思路总结[J].建材与装饰,2018(43):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