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钟晓龙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钟晓龙
[导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混凝土具有成本低,抗压性强,易于加工的特点,在现代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市  538021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混凝土具有成本低,抗压性强,易于加工的特点,在现代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房屋建设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技术应该明确相关技术指标,以提升水平保障技术安全为基础,高效提升整体房屋的使用质量安全。文章从混凝土施工要点出发,对当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
        1目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不科学
        在一些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裂缝通常主要集中出现在混凝土的后期,其主要就是设计图纸存在问题造成的。一些设计人员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在实际的设计中对相应的规范标准盲目的应用,没有将其和实践有效的融合,使得整体结构不是很完善,使得混凝土会出现一些结构性的裂缝。
        1.2水灰配比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当中,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强度符合要求,就需要加强水灰比的控制,水灰比出现变化,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通常会使得建筑自身整体稳定性降低。在对水和灰进行混合当中,和材料混合的水量对于建筑混凝土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水泥搅拌当中,对于掺入到水泥的水量需要将其控制在水泥总重量的1/4,水灰比的1/4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的主要参数,并且也是混凝土配合比正常的重量。
        1.3混凝土灌装过程中故障频繁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当中,很多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的填充工艺非常的熟悉,所以,在实际的操作施工当中,一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这项工序不是的很重视。但是,通常就是因为不重视混凝土浇筑过程,而使得其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当中,一些轻微的施工状况都会造成其隐藏的质量问题出现,情况严重的话对于工程整体施工进度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施工过程有着很大的阻碍。
        2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要点
        2.1控制混凝土的材料配比
        混凝土抗压性好、粘结性高,且加工简便、成本较低,在当前的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除个别建筑单位外,一般的施工单位基于成本考虑不会采用成品混凝土,而是由施工人员现场加工制作。混凝土由多种物质组成,具体包含水、沙子、石子等,且每种物质的含量是一定的。如果配制时,某种组分的比例出现错误,那么混凝土就会失去既定效果,使得大量原材料被浪费。因此,施工现场会有专门人员负责计算与配制,促使配比出的混凝土能有效发挥粘合作用,避免延误施工进度。
        2.2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方式
        混凝土与泵送混凝土的运输需要控制好运输方式。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都是借助搅拌运输机达成运输目标,但此项工作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如施工现场的路面多会堆积施工材料,阻挡运输机的运行。为了降低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相关人员需要结合现场环境,提前设计运输的时间与路线。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运输与后期的浇筑、养护都是针对质量过关的混凝土而言的,如果混凝土本身质量不高,那么就会影响后续的所有环节,因此应严格掌控混凝土的实际质量。
        2.3控制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过程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过程也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建筑房屋施工中,时常会由于二次浇筑出现混凝土冷缝现象,降低混凝土整体的强度。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关注浇筑的过程,如柱与梁衔接的地方都要合理控制浇筑的时间,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做好养护工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为浇筑的区域喷洒水分或者盖上保护膜,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建筑房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模板施工
        房屋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优良性能可以在保障房屋建设质量上大大提升房屋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优化施工管理技术,不断提升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能够高效促进房屋安全水平的提升。在实际房屋建筑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该以科学的模板工程为基础,将模板做好,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只有做好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才是关键。模板的制作以及拼接和拆卸工作都应该合理科学的适应对饮工程的施工。在模板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加强对现场工程的勘察,在全面掌握整体工程概况的接触上,保障施工建设的标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模板进行拼接,避免出现漏浆或形变。在施工应用过程中,及时采用模板可以轻松便捷地进行拆卸或组装。在实践过程中,若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则极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材料的主体质量,造成局部损坏,这样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建筑的施工安全,所以在施工建筑过程中必须严格的遵循科学制度进行拆卸。
        3.2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浇筑技术对建筑房屋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深远,因此施工人员应关注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展开施工时,现场质量监管人员必须加强巡视与管理,促使施工人员按照正规流程操作,尽可能避免出现任何操作失误。对负责浇筑的施工人员来说,应按照严格的顺序进行,如先浇筑建筑的墙壁、立柱等,再对板梯进行施工。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表面为保持平整,会采用二次抹压的方式,将存在的裂缝等填补完整。具体的操作方法:浇筑结束后1小时左右,视浇筑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先将表面刮平,其后进行打磨,等到混凝土出现收缩后,再次抹压,最后使用保鲜膜保护表面。
        3.3钢筋搭接技术
        房屋建设过程中离不开钢筋搭接技术,钢筋搭接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完美融合,才能构建起房屋的整体构架,只有保证钢筋搭接技术以及混凝土材料相融合,才能够维护整体房屋的建筑质量。在施工应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图纸来进行高效搭接,把握每一个环节的搭接角度在搭接区域利用科学的箍筋方式来保障安全与稳固。在搭接过程中利用严格的接焊技术,保证在搭接完成后进行焊接,在提升焊接质量的同时,利用混凝土技术来提高整个房屋对压力的承载能力,提高焊接水平的同时避免裂缝等现象的产生。
        3.4控制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产生裂缝不仅仅会影响房屋建筑的美观,而且会对房屋建筑的整体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配比以及裂缝产生的原因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无缝工作,在产生裂缝的地方及时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当混凝土浇筑速度太快时,混凝土的下端没有充分硬化而容易下沉,使得房屋产生裂缝。另外当没有均匀搅拌时,材料受到收缩或膨胀等原因,也会在局部形成裂缝。在完成浇筑后,室内外温度不同导致内外材料膨胀产生形变,也会使得混凝土浇筑产生裂缝,所以在建筑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养护,保证严格的施工和维护制度,避免因为外界各种因素而使房屋产生裂缝现象造成经济财产损失。
        结语
        目前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凸显出的则是混凝土的不可替代。而混凝土施工技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单体建筑整个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所以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理论创新成为必然。在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师应当制定和结构施工计划相符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在规范的指导下,方案应当科学合理以及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必须保证混凝土施工在方案的指导下可靠有序的按计划进行,采取整体施工和分层浇筑的技术措施适当合理,从而保证在建筑过程中可以提高房屋建筑主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政江.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5):72-74.
        [2]杨昌鑫.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7(36):57+104.
        [3]李进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