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大部分的水资源是以自然形态存在的,这样的存在形式是不能满足人类对水资源使用需要的,另外假如不对自然水源进行约束和有效管理的话,还会严重威胁人类生产生活。水利工程的产生和发展则转变了这样的情况使得人类可以有效调控与调配自然水资源,防范洪涝灾害,让水资源可以真正服务生产生活。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当中,导流技术以及围堰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同时也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引言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背景下,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时间长,技术相对成熟,因此发展也最为迅速,而在这种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呈现出了飞速增长的态势,其施工质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施工中,能够对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进行解决,保证工程的施工效果的同时,促进其整体效益的提高。
1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应用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如果施工现场有河流经过的话,将会对工程施工周期和有关工艺技术的应用带来极大的影响,因而要制定科学化的导流方案,提升导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最终维护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考虑到不同水利工程在施工环境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要选用针对性的导流方案。第一,合理选择和确定坝址。选定坝址是导流施工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地址选取的是否恰当会对导流施工工作水平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在导流施工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做好对当地地质情况的细致勘查工作,掌握地形地势特点,分析水文情况,然后结合水能指标、施工难度、工期要求等确定最终报纸。第二,科学编制导流施工计划。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基于实际科学编制施工计划,特别是在方案设计当中考虑可行性以及施工环节有可能遇到的难题和阻碍,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的制作。第三,合理选择导流方式。导流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方法分别是明渠导流和隧洞导流。明渠导流指的是在河岸或滩地上挖渠道,在基坑的上游和下游修建围堰,让河水途经所挖的渠道向下流。隧洞导流在河谷狭窄和两岸地形陡峭的地点更加实用,不过隧洞泄水能力是有很大局限的,同时成本相对较高,于是要尽可能的和永久隧洞结合,并且注意考虑隧洞导流方式的适用范围。
2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合理运用围堰技术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围堰工程时,需要有着充分的前期准备,详细的工程计划。这就要求在前期围堰准备工程中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分析围堰的平面设置。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充分地利用相关技术,对于围堰的平面设置进行充分设计。在进行平面设置过程中要从工程整体考虑,不能只以某一个工程要点作为设计核心。同时,在通常的围堰工程中,要保证安全系数在合理范围内,将其平均值控制在22-23米之间。其次,要分析围堰的测量放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整体把控项目进程需要提前测量好围堰修筑的范围。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建造好相应的工程测量控制点并以此测量出围堰的中轴线。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要对围堰进行实时测量,保证修筑断面的准确性。
2.2重视堰体作业
①堰体固定作业,主要是针对淤泥层厚度较大或者结构缺乏稳定性的区域,在实际作业环节,可以在堰体两侧坡脚位置设置脚木桩来对堰体结构进行固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淤泥层的件厚度,将木桩之间的间距控制在0.5m左右;②堰体堆砌施工,属于水利水单施工导流和围堰施工的核心工序,一般是利用袋装粘土进行作业,从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角度,围堰堆砌施工中使用的袋装粘土装填量应该在50%-70%之间,配合错缝堆砌的方式来保证结构稳定性。对于水下部分,可以利用钩杆进行施工,配合层层堆砌的作业方式,使得其能够逐渐达到设计标高的要求。
2.3堰体固定
在围堰固定作业中,通常对施工建设中堰体结构缺少稳定性以及其淤泥层较深的区域中开展固定施工。
在固定施工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般借助将护脚木桩设置于堰体两侧的坡脚的方法,开展机构固定施工作业,并结合淤泥层具体深度,借助打桩机开展固定施工。另外,保证木桩固定施工效果得到充分保证,应该将间距控制在0.5m左右。
2.4围堰堆砌施工
围堰及导流施工中围堰堆砌属于核心工序,开展堆砌施工时,一般借助袋装粘土堆砌工作开展施工。为了使堆砌质量得到充分保障,需要将粘土填装量充分控制在69%左右,同时在施工中应该采用错缝堆砌方式。水下部分堆砌作业可以利用吊杆开展移送施工,借助层层堆砌方法,保证对其标高满足相关设计规范。
2.5木板桩围堰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些较小、较浅的基坑并不适合应用混凝土,这时就可以采用木板桩围堰进行工程建设。以顺槽与木板桩进行无缝连接的围堰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渗透。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水流深浅确定木板结构。在较浅区域要用单层木板,通过内部支撑确保受力平衡,提升围堰工程的稳定性。
2.6土石围堰的应用
土石围堰有过水土石与不过水土石围堰之分。使用土石围堰技术,因其原料的易得与低廉可以显著降低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同时它的结构没有混凝土围堰紧密,方便以后对水利工程进行改造与拆除。
3促进围堰技术和施工导流实施中质量的措施
3.1水文及地质信息调研勘察
在开展水文及地质勘察工作中,使其准确性以及完善性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施工企业可以借助开展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等勘察工作,并对以前紧降雨量信息进行深入了解的形式。对于地质勘察,可以借助实地勘察以及地质结构的建模等形式开展相关工作,为后期工程项目色后即以及施工等环节提供数据保障。在清淤勘察时,一般借助取样测试法以及物探法等形式淤泥含水量和其他环节的检测工作。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等,工作人员需对该环节的设备应用以及安全管理加以重视,保证设备应用的安全性与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其中钻杆取样以及对地雷达等设备是此环节较为常用的设备。
3.2结构动态监测
通过围堰技术以及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使结构工程在稳定性方面得到提升,其能够满足人们安全施工的需求。因此,在应用相关技术时,对结构检测工作进行有效落实,也是施工过程中十分关键环节,相关企业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在开展结构检测工作时,施工企业可以借助与信息化软件、全程卫星定位以及在线等检测技术和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对主要结构区域进行动态检测,以保证结构施工效果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安全施工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新的发展环境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发展迅速,将其应用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从实际施工的角度分析,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现实需求,选择恰当的围堰类型,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也应该做好必要的设计审核工作,制定出风险应急预案,借助有效的水文信息和地质信息勘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将其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猛.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5(18):32-33.
[2]任洪梅.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实践微探[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202.
[3]马亚峰,董鹏,左强,等.水利水电施工中围堰技术的运用实践探讨[J].地下水,2019,44(4):235-237.
[4]余君.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6):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