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梅涛 梅涛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梅涛
[导读] 摘要:我国水利工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并掌握了先进的施工技术,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黄河河口管理局河口黄河河务局  山东东营  257231
        摘要:我国水利工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并掌握了先进的施工技术,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水利工程不但能够蓄水灌溉,实现抗洪救灾的作用,同时能够完成水利发电,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但就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状况而言,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堤防渗漏问题,直接制约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施工效率,导致水利工程无法真正的发挥其机制。所以,需加强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技术研究,提高梳理工程质量,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1、我国堤防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水利工程数量庞大,堤防的总长度已经超过了26万公里,我国水资源更好的应用是保障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但是由于存在很多的外在因素,而导致我国早期建设的堤防工程出现了严重的渗漏现象:①大坝因为渗漏管的损坏而出现问题,该情况占到了堤防总量的31.7%,是发生情况最多的;②堤坝部分由于开裂而出现的渗漏占到了总量的25.3%;③由于建设时间比较长,维护保养工作也不到位,从而导致的渗漏占到了14.2%;④大坝由于护坡破坏或者是塌陷等引发的渗漏占到了6.5%左右;⑤其他外部因素而造成的渗漏所占比例22.3%。
        2、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力资源,可通过水利工程充分进行资源的循环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水力发电,还可以实现对洪涝灾害的预防。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地方大兴水利工程建设,其应用广泛,常修筑在江河外围沿岸或是已开垦区域的周边,以实现对此类型地区的有效自然灾害预防。通过对流经的洪水进行線路和范围的改变,使其在泄洪通道内进行水利输送,实现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而对于水域流经区域下游的人们来说,做好堤防防渗,可大大提升其生命财产的安全度,并且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不仅如此,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堤防防渗施工,可促进围垦造田的实现,有效提升农作物生产质量,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的充沛水资源,促进其生长发育,保证农业生产如期进行,进而提升粮食的质量与产量。
        3、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3.1高压喷射技术
        在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过程中,利用高压喷射技术能够提高堤防防渗质量,进一步巩固工程地基,提高防渗效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通过浆液高压射流持续冲击堤防,从而进一步破坏工程土层,并对土层当中的颗粒完成搅拌,进而改变土层整体结构,构成一种全新的坚固凝结体,同时等到硬化以后形成防渗墙,通过此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地基抗变形的能力,有效的增强堤防工程稳固性,为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此技术具有诸多的优势,因此,在水利工程堤防防渗当中获得的广泛的应用。
        3.2帷幕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帷幕灌浆防渗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防渗技术之一,应用这种技术需要配置浆液,在充分考量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的具体环境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浆液配合比,并按照配合比配置浆液,要求配置好的浆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与胶凝性,与高压喷射防渗技术类似。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以钻孔机进行钻孔,并将浆液通过钻孔压入堤防内部,确保浆液能够充分渗透至裂缝基层与缝隙之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浆液能够与裂缝基层相互结合,并最终凝结硬化形成整体,具备一定程度的防渗效果。通过这种技术,还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基础强度与硬度,提高基础的抗渗效果。帷幕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的应用具备及时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效果。
        3.3卵砾石层的防渗帷幕灌浆技术
        这种方法采取粘土与一小部分水泥浆液相互融合来进行灌注施工。

它与岩石之中灌浆施工不同,因为卵砾石层的灌浆比较难以形成钻孔,故经常采用的是预埋花管法、套管法、循环式钻灌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相对于复杂深厚的砂砾石层。由于砂砾石层的特殊地质结构,使用传统的护壁钻进方法难以奏效,因为受到地质、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浆液填充范围不能很好地进行控制,但为达到工程防渗的标准,就需要用超过三排的灌浆孔。该施工技术由于其难度较高,要求建筑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强有力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通过大量地实践进行施工经验总结。
        3.4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该种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垂直防渗技术,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逐渐兴起的,经过了几十年的应用、改进和提升,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防渗施工技术,是堤防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必须要加强防渗墙厚度的监督和管理,由于墙段位置较为紧凑和密实,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实施永久性防渗施工,还能够对出现的渗漏问题进行封堵。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浅薄型与深厚型两种基本形式。浅薄型施工技术的墙体深度基本上处于10~20m之间,但是只有少数的深度能够达到30m,而厚度尺寸一般为100~250mm之间,最厚能够达到300mm,目前多应用在江、河等大型水利工程中,或者是使用在坝基厚度不超过30m的水头较小土石坝堤防工程中的防渗结构。深厚型的施工技术其防渗墙厚度可以达到600mm,甚至更高,最厚可以达到1300mm,该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应用到水头在20m以上、墙深30m以上的大坝或者是重要地区中的防渗工程。
        3.5垂直铺塑防渗施工技术
        此类施工技术主要是在防渗施工中,利用链斗式挖槽机进行整体开槽坝体和坝基,铺设防渗塑膜后,结合回填处理方法,使回填材料通过析水处理结固成主体塑膜,以此形成复合型防渗帷幕。此类膜体无缝隙,整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大大提升堤防防渗性能。实际施工中,垂直铺塑防渗施工技术需保证不超过15cm的开槽深度,槽宽在15~30cm,利用此施工技术对平原地区、有较小截渗深度的水库或小深度江河湖海等进行堤防防渗。
        3.6自凝灰浆防渗墙施工技术
        该施工技术是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发展而来的,在具体施工中主要是应用水泥、膨润土制作施工材料,并且加入了一定量的缓凝剂来制作自凝灰浆。自凝灰浆防渗施工技术主要是一个非独立防渗墙施工技术,通常可以作为其他技术的补充方式:在对必须要进行的泥浆防渗墙施工技术来进行钻孔施工,灌入配置好的泥浆,凝固之后就能夠形成稳定的防渗层结构,从而可以提升防渗性能。自凝灰浆防渗墙施工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使用范围也比较广,但是目前我国起步比较晚,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4、结束语
        水利堤防工程防渗施工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结合工程地形地质情况及工程技术要求,合理选用防渗施工技术。分别对塑性混凝土成墙技术、多头深拌施工技术、帷幕灌浆技术、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劈裂灌浆防渗施工技术与垂直铺塑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确定其使用条件、特点;总结水利工程堤防工程防渗漏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堤防修建过程中,设计人员、采购人员等从施工材料、设备及技术进行严格控制,最大程度地提升防渗性能,提高水利堤防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成功.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268-269.
        [2]李丹.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剖析[J].科技展望,2015,25(26):117.
        [3]徐华雄.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践探究[J].科技展望,2015,25(32):68.
        [4]毛地卫,戴建龙.水利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今日科苑,2010(06):138+140.
        [5]姜和.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2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