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裂缝规避措施探讨 李浩田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李浩田 胡晓东 吕建平 吴昊 王文文
[导读]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材料至关重要,以及其它使用的原料都保证水利工程的最终质量。
        青岛天润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材料至关重要,以及其它使用的原料都保证水利工程的最终质量。混凝土裂缝现象是混凝土中最常见最容易出现的病害问题,由于混凝土结构在内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物理结构变化,迫使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防水性降低导致的裂缝现象。所以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防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裂缝规避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其中最基本的原料,混凝土的质量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起着直接性的作用。外界影响、自身性能等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在浇筑完之后出现裂缝的情况,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能。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从各方面因素中判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并根据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实例进行研究找出解决的方案。
        1 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混凝土自身理化性质的改变而出现的裂缝
        1.1.1沉陷裂缝
        基础处理不善,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陷或扬压力增大,或者模板强度不够或振捣不慎,导致模板发生变形或位移。沉陷裂缝的特点是裂缝发展方向常与地面保持着垂直或者呈30°~40°方向发展,裂缝的宽度取决于荷载的大小和建筑物沉降值,通常为贯穿性裂缝,宽度0.3mm~0.4mm,有错台、错位现象,其随地基变形稳定后而稳定。
        1.1.2收缩裂缝
        此种裂缝产生的原因在于混凝土凝固时会发生收缩,此过程产生的力量会和混凝土本身的约束力相互作用而产生裂缝。此种裂缝的产生和混凝土材料性质相关,多出现在混凝土配筋率相对较高的构件中。除此之外,若是对已成型的混凝土重新浇筑也会引发此种裂缝。
        1.1.3塑性裂缝
        混凝土浇筑作业过后,进行凝结凝固时,若环境是十分不稳定的,例如高温、振动,混凝土尚未凝结以前,都会有失水状况的存在,进而会使得混凝土发生变质、变形,致使混凝土最终体积因此发生改变,不能与建筑施工设定目标保持一致,鉴于此类状况,会出现塑性裂缝。大多情况下,塑性裂缝呈现中间宽、两边细的特征。
        1.2外部因素对混凝土产生的裂缝
        1.2.1施工环境引发的裂缝
        水利工程施工所处环境较复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引发裂缝,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工程的后期,特别是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温差较大的区域发生较多。此种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存在较大温差,内外热胀冷缩程度不同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相应拉应力而产生的。除此之外,水利工程所处区域地质较为松散或者不均匀、压实度较差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而引发沉降裂缝。
        1.2.2施工工艺引发的裂缝
        施工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是导致混凝土后续裂缝的最常见因素。施工中不按照规范进行洒水,导致混凝土没有凝结之前水分蒸发,或者搅拌不均匀导致水泥出现疙瘩状态。这些状态都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在施工中模板的作用很重要,但是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修葺,导致模板构造不强档,混凝土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拆模时间过早也是造成后期混凝土裂缝的因素。混凝土施工的工序比较繁琐,需要搅拌、运输、浇灌、振实一系列操作,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现缺陷或者操作失误。否则混凝土开裂现象就很容易出现,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2 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相关措施
        2.1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水、石子、水泥、细骨沙、外加剂等都是构成混凝土所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如果要想最后形成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混凝土,就得把这些材料经过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制作。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所需施工材料的质量。(1)在选择水泥时,一定要注意现在市场上有多种品种、标号的水泥材料,一定选择适合其施工方案所需的施工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标号高的水泥。(2)在选择细骨砂时,杂质含量、细骨沙质量以及强度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条件。(3)在选择沙子时要选择含泥量低、有害物质较少的沙子,这样才能够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保障。(4)选择粗骨料时需考虑含泥量、粒径、颗粒含量、类别以及质地等。(5)受力部位的石子一定要避免使用白云石、石灰石等煅烧过的石子,同时选择的石子直径要保持在2cm左右。(6)在选择外加剂时,要严格检查其性能、质量、生产厂家以及合格证书等,在制作混凝土时添加外加剂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够加快固化速度,对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选择外加剂时,外加剂是否适合水泥的需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在为水利工程选择混凝土时,粉煤灰是特别好的一种外加剂,它除了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之外,对降低水热化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2.2科学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在水里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必定会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而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其独特性质的有效发挥,首先就是要进行充分的了解混凝土材料的特性,然后在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这样才能够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有所保障,而且在完成配制之后,还要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查。
        2.3合理分块
        混凝土施工分块应尽量控制浇筑块体长宽比,最好小于2,接近方形最好,切忌长条或带尖角,以避免横纵两个方向变形不协调引起裂缝。特别是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为减小基础约束力带来的影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时需要有一定的厚度,尽可能使用微膨胀混凝土,这样能有效地控制基础混凝土的裂缝产生。施工时同一仓位应使用同一品牌的水泥,不同品牌的水泥混合使用会加大裂缝产生的几率。
        2.4提高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
        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所在,而且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后续对水利工程混凝土养护的难易程度,如果想使得混凝土施工高效率的进行,现场监管人员则需要对混凝土裂缝和收缩变形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根据施工中的现象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确保时时掌握施工中的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为了避免贯穿性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把握和控制。而且混凝土一旦出现裂缝现象就需要反复的整改和修整,这样很可能会耽误施工周期,对后期的质量也造成严重的威胁。只有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工作做到位,确保万无一失,才能保证整体水利施工中不出现混凝土裂缝,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达标。
        2.5对混凝土实施养护
        混凝土的放置位置是养护混凝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放置处环境温度必须适合混凝土的储存,一旦温度下降,就会增大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要想在根源上解决混凝土的温差问题,合理养护混凝土的构件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防晒和保温工作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养护工作(洒水、铺设塑料薄膜或草席等)也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方案规定进行养护。与此同时,企业也不能忽略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出现意外而导致出现裂缝的情况。
        结语
        水利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裂缝,会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鉴于此,文章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以期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高映德.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9(10):15-17.
        [2]吕秀敏,孙丽波.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9):18-19.
        [3]司维珂.农业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8(12):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