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 537400
摘要: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对于建筑所造成的影响,进而为室内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建筑工程事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完善工程整体性能,则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不断进步和发展,所以针对于此,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对防水防渗技术加强把控力度,不断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法,提高工程整体施工水平。基于此,本文章对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解析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解析
引言
建筑施工是一个细节性与整体性兼具的技术工程,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建筑区域存在隐患问题,都可能对建筑产品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据此,为了使居民用户获得更好的建筑使用体验,我们有必要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展开探讨。
1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概念
随着我国市场需求量逐步提高,现代建筑工程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公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相比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所以在实际施工当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改良。从实际角度来看,现代建筑工程企业虽然对项目施工开展逐渐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但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依然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其中渗漏问题最为常见,也是对于建筑内部业主产生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气候因素变化,在雨雪天气当中,难免会对建筑产生影响,不仅造成建筑美观性下降,更加会导致建筑内部管道锈蚀、损坏,造成业主生活受到影响,并且在渗漏情况发生期间,需要物业及时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维修,由于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也会产生额外管理和维护成本支出。基于以上情况,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防水防渗技术施工质量,则能够有效规避风险,进而为建筑耐久性和公众的生活提供良好保障,所以,相关技术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应当坚持以严格的标准执行操作,提高施工规范性,并积极探索创新,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引进现代化工艺技术,对渗漏问题有效遏制。
2建筑施工常见渗漏问题
2.1建筑外墙渗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外墙渗漏较为常见,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墙体的内部与外部承压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建筑外墙承压要大于内墙,受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当建筑外墙承载力突然增大后,在雨水与光照的长时间作用下,容易产生大面积裂缝,进而引发严重的渗漏现象。
2.2屋面渗漏问题
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在建筑工程建设完毕后,屋面主要承担建筑防水功能,避免降水或降雪天气对室内用户所带来的影响,而屋面的建设通常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所以在应用当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而出现渗漏。屋面产生渗漏问题的常见位置,大致包括屋面的浇筑层、设施节点等,而造成屋面产生渗漏的主要因素众多,包括有屋面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以及施工人员素质不足等问题,导致钢筋形变严重,浇筑混凝土后出现冷缝、漏浆,进而造成屋面整体结构出现变化,在积水期间发生渗漏,影响建筑整体质量。
2.3地下室的渗漏问题
将地下室纳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是现代设计者常用的建筑空间扩充手段。但在为用户提供更多生活利用空间的同时,地下室也很可能成为水分渗漏问题的又一隐患部位。在建筑施工当中,若相关人员并未做好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合理选择与科学利用,出现混凝土含泥量过高、施工缝宽度不够等情况,将会严重影响到地下室基础结构的密闭性,进而导致来自上层建筑或地面径流的水分下渗到地下室当中。此外,地下室通常具有较多的管路结构,如电路管、污水管等,使得地下室主体结构中存在较多的接缝,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水分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具体应用
3.1严格把控材料采购质量
施工材料不仅应当满足建筑工程防水的实际需求,而且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还应当确保材料符合绿色生态理念,提高建筑的环保功能。传统防水施工技术当中,多数以选用沥青等施工材料为主,但由于沥青施工期间操作难度较大,并且容易造成污染情况发生,严重与生态理念脱节,所以在设计工作当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现代新型防水材料,按照建筑物的用途和特征,参照当地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选择,比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区位因素影响,其湿度往往较大,所以可以应用APP改性沥青卷材进行施工,而对于屋面来说,还应当采用结构与建筑找坡结合的方式,按照比例进行找坡,在找坡完毕后,使用水泥炉渣处理,实现屋面防水性能的增强。
3.2提高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检测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材料。材料是组成建筑物的基础,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进行材料质量的控制。当前建筑材料市场较为混乱,很多劣质材料鱼龙混住,采购人员应当货比三家,对施工材料的真实质量情况进行市场考察,要确保材料物美价廉。企业质检人员应当做好材料的管控,每批材料都要做好质量检验,确保质量检测的真实性,同时填写清楚质量检验报告,杜绝不良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人员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做好保存,比如水泥要避免放在潮湿的环境中。
3.3着眼市场,选用高质量的防水防渗材料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与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市场中已有大量的防水防渗材料出现,如高分子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将此类材料应用到建筑施工的设计与实践中,不仅能显著提升建筑基层、墙体等部位的防水质量,还能形成耐腐蚀、抗酸碱的建筑保护层,继而实现建筑产品使用寿命的有效延长。基于此,相关人员必须要灵活着眼于市场发展,并根据实际性的建筑需求与设计思路,进行防水防渗材料的合理选择,以便达到最佳的防水防渗效果。
3.4严格把控材料采购质量
施工材料不仅应当满足建筑工程防水的实际需求,而且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还应当确保材料符合绿色生态理念,提高建筑的环保功能。传统防水施工技术当中,多数以选用沥青等施工材料为主,但由于沥青施工期间操作难度较大,并且容易造成污染情况发生,严重与生态理念脱节,所以在设计工作当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现代新型防水材料,按照建筑物的用途和特征,参照当地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选择,比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区位因素影响,其湿度往往较大,所以可以应用APP改性沥青卷材进行施工,而对于屋面来说,还应当采用结构与建筑找坡结合的方式,按照比例进行找坡,在找坡完毕后,使用水泥炉渣处理,实现屋面防水性能的增强。
结束语
建筑的防水防渗性能具有明确的重要性,所以在施工期间,应当加强质量意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切实增强建筑整体质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合规,是每一名建筑领域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因此,建筑工作人员,要认真的对建筑进行防水处理,并使之通过相应的检测标准。
参考文献
[1]钱文涛.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解析[J].门窗,2019(20):83+85.
[2]陈全道.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及应用的相关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9(23):38-39.
[3]黄栋梁.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30):46.
[4]阮从军,卢春敏.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措施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84-85.
[5]丁佳佳.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7(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