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华郡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519100
摘要:在现代城市绿色建设中,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发挥出美化城市的作用,并平衡城市内的生态系统。本文主要论述了风景园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还分析了一些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与技术优化策略,以期提高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促使最大化地展现园林效益。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优化
引言: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为了改进这一情况,就应该通过对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以及对技术进行优化来确保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以此促使城市的功能变得更为完善。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并优化其工程施工技术,则成为当前风景园林施工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1、风景园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少有效的沟通
许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建设风景园林,每个部门负责的项目不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减少并避免交叉操作,以确保设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然而,一些风景园林项目的参与者只负责自己的一部分,相互间不联系。这就会导致信息延误和丢失,无法保证及时有效地传达相关信息,不利于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严重地会导致项目的返工和重建,严重影响景观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无法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应用。
1.2空间分配不当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空间分配施工为重要的规划设计项目,一定程度上分析空间分配规划设计内容,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以及工程整体的观赏效果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因空间分配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以及技术应用效果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多见。具体如在工程施工中植被色彩搭配不合理、树木高度空间搭配不合理、休闲空间动静搭配规划不合理等不良现象。该类现象的出现造成风景园林工程的观赏效果降低,同时也造成了较多的安全隐患,如休闲空间中动静搭配不合理,行车便道过于靠近座椅区域和休息区域,造成的后期园林运行中内部交通,休闲区域混乱,以及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
1.3施工技术较为落后
风景园林建设水平的有力保障是科学、完善的施工技术,恰当的施工技术为施工人员确保风景园林施工的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能使得园林工程的外观和大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然而,在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由于一些施工单位没有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所以也无法真正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施工人员素质低、个人技能不足,经常出现不规范行为等问题,对风景园林项目的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风景园林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
2.1施工中要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图纸的审核,确保施工图纸中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应的施工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风景园林整体的艺术效果和美观,保证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设计图纸是整个设计的核心,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根据图纸施工,才不会影响施工的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结合工程情况做各项设施的具体布局,认真审核工程设计图纸,有效确保整个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2.2定点放线问题
风景园林的定点放线是要在现场测出准确的植物栽种的株距和位置,从而避免施工场地过大和避免施工地点过于分散,而出现返工或者窝工的情况。因此,这个时候需要充分了解施工图纸,采用方格网放线法或平板仪联合法确定目标点,之后利用有关测量工具测定距离并做好特定的标记,种植穴要准确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要标明边线,放线时遇特殊情况须灵活处理,并适当调整株间距离。
2.3绿化材料的问题
由于风景园林的质量高低是判断其景观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在选择相应的绿化材料时,要使铺装材料、植物规格、绿化条件、管线设备等都要符合相关的标准,从根本上杜绝因材料问题影响到整个风景园林的质量。此外,选择的绿化植物也要符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并注意保护和储存,避免绿化植物的质量受到影响。所用植物在运出前,需安排专门人员做好调运和起苗等相关技术要求的工作。植物的挖出、打捆及包扎有利于植物的运输,植物的根系应保持潮湿状态,防冻、防止过热,当不能分别标明各单株植物时,标签内应说明,成捆、成包以及容器内的各种规格植物的数量,在运至工地之后一天内种不完的植物,应存放在阴凉潮湿处,以防日晒风吹或暂进行假植。
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策略
3.1提升有关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整个园林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设计开始前,应充分考察现场实际情况,确保设计与后期的施工充分吻合。设计结束后,要审查图纸,施工人员对于图纸上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和设计师沟通交流。对于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设计师应及时作出修正或调整。审查结束后,设计师要将关键技术及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点与施工方进行设计交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施工。此外,还需要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方面的认知,构建一个规范性、程序化的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能够按照建设程序进行施工。对于重点、难点环节,施工管理人员更要提高重视,做好细节管理。
3.2重视对植被的养护工作
首先,应该保证用水量的有效控制,在夏季水量充沛时,注意幼苗的排水,避免积水而导致根部腐蚀。当外界温度较高时,常对苗木进行施肥,保证可以健康生长。在幼苗施肥工作中,风景园林使用的是有机肥,在进行施肥过程中必定要将肥料均匀撒放在土壤表面,让其可以均匀吸收。其次,在种植过程里,开挖及种植过程中防止树木根系被伤害、将预算管理的用处落实到动工、养护的每个细节。在园林施工工作中,确保树木养护有最好的养护,达到风景园林的效果。最后,对苗木的养护工作中要关注到病虫害的防范工作,尤其是夏季,在平常的工作中需观察苗木,尽早发现病虫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方法并且给予治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必须在药物喷洒完毕后,做好自身的防护处理,避免中毒;并且要尽量在晴天修剪好树木,及时将枯死树枝以及病虫除掉,同时还要定期修剪草坪,以便能够全方位体现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效果。
3.3提升苗木种植的专业技术
种植苗木不是单纯的栽到土里,而是要保证其成活率,并且完全达到设计意图,完美展示风景园林工程的观赏性。因此,需要对苗木种植人员有严格的专业水平要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不同的植被种类的种植技术要点要进行深入地专业性剖析、讲解,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施工,确保每位绿化工都领会苗木种植及管养的要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巡视和管理,确保绿化技术工人的操作合乎规范,进而提升苗木的成活率,提升园林工程整体景观效果。
结束语:
总之,风景园林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城市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园林质量,必须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园林的后期养护工作。除此之外,还应采取一些质量控制措施,即加强施工参与方的沟通、做好施工中的监督管理等等,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风景园林健康、长效的运营,城市的发展前景也会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陈长城.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J].四川水泥,2019.
[2]曹颖.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J].现代园艺,2019.
[3]张进杰.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
[4]黄立顺.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提高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