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技术日益成熟,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行业研究的热门课题,预制结构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建筑工程中。文章主要围绕装配式结构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应用分析
一、装配式结构
装配式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进行结构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新型结构,其改变了建筑工程的现场作业模式,将构件加工生产转移到了现代化预制工厂当中,预制完成之后运输到工程施工现场,借助各种连接方式完成构件的装配安装施工。装配式结构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效率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为装配式框架结构类型,这种类型具有较强的塑造性,且结构整体性良好,可以将此种结构用于空间相对较大的建筑工程中,例如大型商场、体育中心等等。此种类型的构件结构支点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因此负荷水平有限,建筑构建高度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第二种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类型,这种类型的构件结构受力相对比较均匀,构件所用材料硬度和密度较高,在施工中比较便于移动。因此应用该种构件完成的建筑工程稳定性更高。第三种为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此种类型的构件是一种复合型构件结构,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但是构件应用设计相对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应用难度较高,因此应用频率较低。
二、装配式结构及其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优势分析
1、缩短工程建设工期,不受季节限制
装配式结构在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很少涉及到湿法作业模式,应用此类结构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和外墙结构都是在预制工厂中完成,因此现场节省了现浇施工和凝固等待环节,工期明显缩短。传统建筑工程中的现浇施工在低温环境中无法实施操作,但是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作业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限制。
2、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应用装配式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能够大大降低粉尘污染,避免建材浪费的情况,节省更多人力资源,实现低碳环保施工目标。
三、装配式结构及其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要点分析
1、基础短柱定位放线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首先要进行定位放线施工,施工人员要将每条轴线向短柱两侧平行延伸到1m之外,用于控制基础短柱,每根预制短柱上要弹出四面中心线,然后弹出标高,技术人员要把中心轴线设置在底板部分,各预制柱的轴线之间要保持连通状态,设置完标高控制点之后,要将其引到短柱的四角上,然后将其绑扎在预制柱的主筋部位。技术人员要对现场控制点和线实施复核检测,放线定位误差不得超过3mm。
2、基础短柱现浇结构施工
施工人员在进行基础短柱现浇结构施工的时候,要根据实现测量的标高点位和控制线的位置实施模板的安装,然后将钢板箍实施固定。模板安装加固施工结束之后,技术人员要使用经纬仪装置对模板的横向和纵向实施检测,避免出现误差。浇筑施工的时候不得与钢板箍装置和模板相接触。
3、预制柱吊装施工
施工人员进行预制柱吊装施工的时候,首先要按照施工设计规划合理安排吊装施工顺序,选择合理的吊装通道和吊装设备,并将吊装方案提交到上级审核部门,通过审核之后才能正式开始进行预制柱吊装。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预制柱的吊装施工要应用专业吊装车辆,车辆吊装路线要提前规划,施工期间现场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出现在吊装路线中,施工人员将预制柱吊装到指定的钢板箍装置内部之后,要安装相应的对拉螺栓装置,安装完成之后,要对预制柱实施检测校核,明确其外观良好符合吊装标准之后,其结构四面要应用钢丝绳装置和倒链装置实施连接斜拉固定,此外,技术人员在吊装之前要对预制柱结构的蒸养强度实施检测,检测值达到既定标准的80%之后,可以正式实施吊装施工。
4、预制钢梁吊装施工
在完成预制柱的固定处理之后,施工人员要使用钢梁吊装车辆将其吊装到指定作业面,将其与预制柱结构的预埋钢牛腿实施连接,应用高强度螺栓装置实施初拧。在进行预制钢梁的吊装施工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施工,首先,构件进场之后要进行检验,符合其尺寸和质量,检测人员还要核对其进场标号和相应的吊装位置是否相符。其次,施工人员要完成现场吊具的安装。根据钢梁的结构和吊装位置合理设置吊具和螺栓装置。第三,施工人员要开始起吊施工,将预制钢梁构件起吊30cm左右高度之后,要检测其梁面水平状态,如果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确保无误之后继续吊装,令其匀速的吊装到指定安装位置。第四,预制钢梁到达指定吊装高度之后,施工人员要进行对位检查,将其与柱上预埋的钢梁结构相对位,构件结构的梁边线位置要保持吻合。第五,对位完成之后,要将预制钢梁结构缓慢下放,然后调整梁顶部位置和腹板位置,令其保持平整顺直的状态,定位误差不得超过2mm。就位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要使用高强度螺栓实施固定安装,完成螺栓的初拧之后,测量人员要应用经纬仪装置实施校验,调整可能存在的偏差。螺栓安装和校验检测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要对钢板箍装置和螺栓实施焊接固定,确保吊装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
5、高强灌浆料施工
在进行高强灌浆料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柱底和柱顶间隔部分之间的灌浆料的厚度控制,厚度不得超过20mm。预制柱结构的钢牛腿部分的钢板箍装置正面部分的灌浆料厚度不得超过5mm。预制柱结构中预埋钢板位置处设置的钢板箍装置正面灌浆厚度也要控制在5mm左右。施工过程中灌浆入口要设置在预制柱结构的一侧,灌浆料强度达标之后,施工人员要在钢梁连接部分设置高强度螺栓装置,并进行终拧处理,然后实施焊接固定。
6、预制楼板吊装施工
在进行预制楼板吊装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控制要点。首先,预制钢梁结构完成终拧施工之后,施工人员要将预制空心楼板结构吊装到指定作业面位置,然后根据施工图纸和构件标号将其与钢梁结构实施匹配,钢梁的搭接部分不得小于40mm。技术人员先要进行测量放线。每条梁结构吊装完成之后测量人员要完成其对应预制板构件端口和侧面位置的放线测量,然后检测支撑搭设结构,判断其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其次要对进场预制楼板构件实施检测,校验其编号、尺寸及数量等重要参数。第三,施工人员要完成预制楼板的吊具安装施工,根据预制楼板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固定螺栓元件和吊具装置,然后安装固定。第四,施工人员要将预制板起吊25cm左右,然后对预制楼板的水平程度实施检测,令其处于平衡状态,调整完毕之后继续进行吊装。第五,将预制楼板吊装到梁结构上方40cm左右之后,施工人员要调整预制楼板的位置,将其与楼板间设置的锚固筋装置错开,以便于后续楼板的就位安装,楼板边线与控制线相吻合之后,施工人员要将预制楼板缓慢下放,然后根据预制钢梁吊装时设置的楼板端和板边控制线进行楼板就位设置。第六,施工人员在楼板就位之后要进行位置精密调整,误差范围不得超过2mm。
结语:综上所述,应用装配式结构的建筑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而言是一种较为新式的建筑施工技术,而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出现满足了现代人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人们的迫切需求间接的促进了装配式结构在建筑行业当中的运用,同时为其后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鲁斌.装配式建筑施工实践与思考——郭公庄一期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装配式结构与全装修施工[J].城市住宅,2018(10).
[2]沈健强.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及问题处理[J].建筑施工,2019(08).
[3]胡金生.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苏建材,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