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些年,在社会的发展下,我国的建筑行业提的提升。在开展建筑结构施工工作时,建筑由于具有整体高度比较高的特点,在施工环节中会对结构的稳定性和材料的承载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这就给现阶段的建筑施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施工单位想要应对施工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就必须要掌握各个施工环节关键施工技术的操作方法,规范施工操作流程,明确施工时应遵循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严格按照实际的施工工作要求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展开分析,拟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图纸,从而推动新时期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且城市化进程在持续加快,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建筑层数,我们需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分析。在建筑中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多、建筑高度的增加,对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也明显增加了建筑施工难度。建筑施工团队需掌握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明确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难点,还需把握好施工质量,以确保建筑的稳固性,提高建筑实用性、安全性,现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效果。
1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的主体结构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质量。近年来,随着建筑物规模的扩大和建筑物功能的多样化,建筑主体结构的形状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整体功能和质量,建设单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来开展建筑主体结构的建设。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建设是基于地基之上的,因为建筑物的地基是建筑物的荷载和阻力的主要承担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建筑地基能够支撑整体的建设工作。整体的建筑项目由建筑的地基和建筑的主体两部分组成。因此,保证建筑物地基和建筑物主体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2.1出现施工裂缝
建筑材料质量、施工环境等直接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其中最常见的为混凝土结构墙体出现裂缝,出现此现象原因有3个,其一混凝土中水泥、砂质量较差,对我们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将水泥作为基础性建筑材料,在选择水泥时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等进行针对性选择,且在使用水泥建筑过程中受建筑工程整体预算的影响,所购买的水泥存在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二水泥购买后极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一旦温度差异较大或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变化,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情况。其三施工人员、建筑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高,在实际建筑中出现不遵循规章制度等情况,导致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2.2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测量数据不准确
许多建筑问题都是由建筑主体结构的建筑物测量数据不正确引起的,这会导致建筑物建造时容易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例如,许多建筑公司将在建造主体结构时切割衍生管道,所以通常会出现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实际的建设不符合标准或看起来不均匀,而且还增加了后续工作的成本和维护成本。
3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模板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在建筑主体施工中,面对不同的结构、不同场所的功能,我们所选择的模板工程也有较大差异,整个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确保安装、施工的平整度、垂直度,还需随时对观测、下方支架的沉降情况进行记录,在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同时,首先要对底模、侧模、端模进行清理、修整,并使用检测仪器对各场所进行定位,检查各定位线准确程度,并在制定位置布置好锚垫板、端模、侧模、预埋钢,在建筑施工中各技术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性。其次在端模安装中,要做好交错安装、外、内侧模型固定,螺栓固定等工作,还需将横向张拉成器安装到固定位置,在对桥面钢筋进行帮扎处理中,我们首先要进行挡碴墙、端墙模型、梁端不等边角钢的安装工作,而后对各个部位零件进行连接、固定,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2混凝土浇筑
建筑物的主体由钢和混凝土制成。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相应的技术构造要点,以使主体结构能够承受高载荷。至于混凝土浇筑项目,其涉及方面极为广泛,可以用混凝土浇筑墙壁、天花板、柱子和梁等结构。其中,当浇注柱子时,必须要精确地控制水泥的混合时间,并且厚度应控制在35.00厘米左右。还必须严格控制浇筑结构,以避免在浇筑表面上发生梳齿。在浇筑梁结构时,必须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梁体的水平面,以避免施工时间的延迟。另外,混凝土的一般浇筑过程必须是连续的。搅拌混凝土时,不仅要均匀混合,而且要彻底混合,以使石灰充分掺入水泥中,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
3.3钢筋施工技术
从实际工作情况当中可以看出,建筑施工的基础材料为混凝土,这种材料成本相对较为低廉,且承重能力较强,符合构建建筑主体结构的基本需求。不过,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存在抗侧力较弱的问题,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则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结构裂缝而引发安全风险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混凝土材料当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并可以采取制作钢筋笼的方式来提高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在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环节中,首先,应当明确本次工程的基本需求,选择质量符合要求的钢筋原材料。并应当关注于不同供货商的供货价格,进行合理的对比,研究科学降低经济成本的方法,推动施工单位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在钢筋入场时,还应当安排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测,拒绝有质量问题的钢筋入场。而在钢筋加工操作环节中,涉及到的技术操作内容主要有钢筋绑扎、预应力筋拉伸,以及钢筋防锈蚀的技术等等。这些工作都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施工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比如,以钢筋绑扎工作为例,可以选择的方式也有很多,常见的就是人工绑扎或者电焊焊接。绑扎时,对绑扎结点的科学选择,对绑扎牢固性的安全检查等等,都是现阶段会对建筑施工主体结构建设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的基础环节,需要施工单位引起高度重视。
3.4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立即开始养护,养护方法为覆盖草袋和浇水,对于浇水的次数,需要以可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在湿润的状态为准确定。养护时使用的水和混凝土搅拌用书完全相同。混凝土养护时,若发现覆盖和浇水都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应立即补充遮盖,并全面加强养护,适当延长浇水的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养护持续时间应达到7d以上。另外,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向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早强剂和减水剂,并采用草袋覆盖与塑料薄膜覆盖相结合的方法养护。
结语
在建筑施工中,主体结构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好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要不断优化技术,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质量,从而为整体工程提供质量和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2]于皓皓.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2):244.
[3]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