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全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这也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带来了良好的感受。本文就是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了解到初中阶段物理课堂上学习共同体的具体构建策略,希望能够发挥出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找到正确初中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此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习共同体;初中;物理课堂
前言:初中阶段物理课堂上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主要就是因为物理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拥有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理解其中较为复杂的知识点,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提出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就是基于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形成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保证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真正的落实,符合学生当前知识学习需求的教育方法,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一、物理教师的宣传发动和引导要及时
在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还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地给予宣传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以及正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下,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很大一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共同体这一教学方法缺乏全方面的认知,所以还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地给予引导。在构建这样的共同体前期,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与学习共同体有关的含义,并且让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拥有着初步的认知,在物理课堂教学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热情。例如:在讲到“谱线红移”、“宇宙大爆炸”等知识的时候书本往往只是一语带过,如何让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这些知识呢?利用学习共同团体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搜集相关知识,并以共同体为单位,实现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上课时几分钟随机让共同体中的某一位成员来作一个相关知识的汇报。这些都为拓展物理学习的广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根据正确的教学步骤、要求、特点,以及评价方式,真正的构建出具有科学化优势的学习共同体,保证班级内部的共同体分工明确,使每一个成员都明白自己所具有的任务,这样才能够在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保证人人参与其中,提高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有效性。在构建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程度,以及知识学习完成的进度,必要的时候给予干预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效果,也能够符合核心素养教学思想理念所提出的要求。
二、学习共同体成员组合应体现异质性和全面性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才能够使学习共同体在构建的过程中得以顺利的开展和实施,这也能够看出,分组是共同体在实现过程中最主要的开端,因此,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的因素和角度进行综合的考量,这样才能够达到合理分组的最终目的。在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时候,要体现其中的异质性,考虑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效果,实验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有思维逻辑性的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尽可能地根据学业的成绩、性别、能力、性格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才能够实现小组结构的优化。需要提倡同伴之间所具有的互相帮助能力的培养,保证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拥有更多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这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当前物理课堂的教学现状。
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保证小组间同质,也就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所有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可能,也便于形成组内帮扶、组间竞争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考虑每一个学生所呈现出的特点,按照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合理诉求,进行分组的工作开展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并为后期共同体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内部角色分配明确以及学生角色多样性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还需要保证角色能够明确地分配,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多样性的参与权利,如果缺乏合理的分工,那么学习共同体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及任务完成阶段很容易出现盲目和混乱的现象,甚至导致一部分学生难以有效地参与到课堂的合作过程中。所以想要完成这项工作,就要求教师能够明确地对组员进行分工,保证共同体的任务能够得到有序的开展,提高教学工作整体的效率。一般情况下,学习共同体其内部都需要有一个小组长起主导作用,根据不同的任务对组内其他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教师要培训小组长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并教育组员服从小组长的指挥。
例如:在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的相关任务时,协调员就需要分配出操作者、记录者、汇报者等角色,这样就能够保证物理实验工作顺利的开展和实施,也能够减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他不必要的工作任务,使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组织教学的过程之中。发挥出共同体建设所具有的优势,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初中阶段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能够了解到,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秉承的都是传统的思想理念,这也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以上内容中,本文也顺应核心素养所提出的教学要求,重点了解到学习共同体构建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发挥出最新教学理念所具有的优势,以此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以及后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登平.“物理教学论实验”课程的“课例化”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8):16-21.
[2]杨永忠.构建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 提升物理教师微课应用能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20):2-3.
[3]吴艳.美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个案研究——以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泰伊(Tyee)中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06):51-56.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JCJYB18250639)研究成果”